"枯木傍溪崖":那株枯木斜靠着溪边的山崖,
"由来岁月赊":想来已历经了漫长的岁月。
"有根盘水石":它的根须盘绕在水中的石头上,
"无叶接烟霞":枝干上没有叶子与烟霞相接。
"二月苔为色":在二月,青苔成为它的颜色,
"三冬雪作花":寒冬腊月里,积雪化作它的花朵。
"不因星使至":如果不是朝廷的使者前来,
# 星使:古时认为天节八星主使臣事,因称帝王的使者为星使。
"谁识是灵槎":又有谁能知道它原来是那传说中可通天河的灵槎呢。
翁洮,字子平,号青山,晚唐睦州寿昌人,约生活于唐文宗至唐昭宗朝,准确生卒年代待考。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登柳玭榜进士第,官授礼部主客司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退居不仕。朝廷徵之,洮作《枯木诗》以答诏。帝嘉慕不已,复遣使赐以曲江鱼。宋理宗追谥善庆公。洮工诗,今存于《全唐诗》者,仅十三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抒怀诗。诗中描绘了关于枯木的意象,通过对枯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隐逸不仕的志向,生动展现了诗人晚年身处乱世,既向往恬淡隐逸生活,又对自身才华未得施展有所感慨的矛盾心理。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有根盘水石,无叶接烟霞”此句描绘枯木有根牢牢盘绕水石,却无叶触及烟霞,表面写枯木生长状态,实则暗示自身虽有根基,却难以像他人般飞黄腾达,委婉传达出自己身处困境、不慕高位,坚守自我,渴望隐逸的志向。用典:“不因星使至,谁识是灵槎”。这里运用了“灵槎”的典故。传说中,“灵槎”可通往天河。诗人以灵槎自比,意思是若不是朝廷使者(星使)到来,谁又能知道自己是如同灵槎般有才能的人呢。此句借典故含蓄回应朝廷征召,表达自己虽有才华,但对出仕心存顾虑,展现了自己的矛盾心理。
3. 分段赏析
首联“枯木傍溪崖,由来岁月赊”,直接点明主体是傍着溪崖生长的枯木,“由来岁月赊”表明这枯木在此已历经漫长时光,“赊”字形象地体现出时间的久远,为枯木营造出一种饱经沧桑的氛围。颔联“有根盘水石,无叶接烟霞”,从形态上刻画枯木。它的根紧紧盘绕着水石,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然而枝头却没有叶子与烟霞相接,“有根”与“无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枯木虽根基稳固却已失去生机,强化了枯木的沧桑。颈联“二月苔为色,三冬雪作花”,描绘了枯木在不同季节的景象。二月里,青苔附在枯木上,成为它的颜色;寒冬腊月,雪花落在枯木上,仿佛是它绽放的花朵。这两句诗为枯木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与生机,以季节变换中的独特景象,展现出枯木在岁月流转中的坚韧与静谧。尾联“不因星使至,谁识是灵槎”,运用“灵槎”的典故,“星使”指朝廷使者。诗人以枯木自比,说若不是朝廷使者到来,又有谁能知道这看似平凡的枯木实则是如灵槎般有潜力、有价值之物呢?此句委婉地表达出自己虽有才华,却一直未被赏识,如今面对朝廷征召,心中既有被认可的欣慰,又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上一篇:唐·郑谷《菊》
下一篇:唐·侯姓《绣龟形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