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朝代:唐作者:翁洮浏览量:1
xīn
xiàng
yǎo
míng
yín
hán
piān
qīng
yún
níng
zhǐ
shuǐ
lóng
zhé
xuě
diǎn
yáo
fēng
cǎo
róng
jiǒng
fān
āi
jìn
tiān
bīng
niǎn
shēng
guī
fēi
wèi
dōng
fēng
hún
duàn
sān
shān
jiǔ
wàn
chéng

译文

诗人静静地栖居在内心深处,向那深远幽渺之处探寻,刻苦地吟诵着寒冷时节的诗句,所写诗句格外清新。云朵凝结在静止的水面上,鱼龙潜藏蛰伏,雪花点缀着远处的山峰,草木看似枯萎实则在积蓄生机。漫长的夜里,炉中的灰烬翻动着呈现出尘埃的颜色,仿佛能听到天河里的冰在滚动,像辘轳转动的声音。想要归去却得不到东风的帮助,魂魄仿佛断绝在遥远的三山和九万里的路程之外。

逐句剖析

"寂寂栖心向杳冥":诗人静静地栖居在内心深处,向那深远幽渺之处探寻,

"苦吟寒律句偏清":刻苦地吟诵着寒冷时节的诗句,所写诗句格外清新。

"云凝止水鱼龙蛰":云朵凝结在静止的水面上,鱼龙潜藏蛰伏,

"雪点遥峰草木荣":雪花点缀着远处的山峰,草木看似枯萎实则在积蓄生机。

"迥夜炉翻埃烬色":漫长的夜里,炉中的灰烬翻动着呈现出尘埃的颜色,

"天河冰辗辘轳声":仿佛能听到天河里的冰在滚动,像辘轳转动的声音。

"归飞未得东风力":想要归去却得不到东风的帮助,

"魂断三山九万程":魂魄仿佛断绝在遥远的三山和九万里的路程之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冬》是唐代翁洮创作的七言律诗,围绕冬日景象与诗人心境展开。首联写诗人在冬日寂静中潜心苦吟,诗句清冷。颔联描绘冬日云凝水静、鱼龙蛰伏,雪落遥峰、草木似荣之景,对比中见生机。颈联通过夜炉翻灰、天河冰声,渲染冬夜的清冷孤寂。尾联“归飞未得东风力”一句,流露出诗人渴望归乡却无法如愿的无奈与惆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翁洮,字子平,号青山,晚唐睦州寿昌人,约生活于唐文宗至唐昭宗朝,准确生卒年代待考。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登柳玭榜进士第,官授礼部主客司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退居不仕。朝廷徵之,洮作《枯木诗》以答诏。帝嘉慕不已,复遣使赐以曲江鱼。宋理宗追谥善庆公。洮工诗,今存于《全唐诗》者,仅十三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寂寂栖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状态和创作的状态。“寂寂栖心向杳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寂静和对深远幽渺之处的向往,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超脱尘世的心境。“苦吟寒律句偏清”则体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季节里刻苦吟诗,所写诗句格外清新,展现出诗人的才华和对诗歌的热爱。“云凝止水鱼龙蛰,雪点遥峰草木荣。”描写了冬日的自然景象“云凝止水鱼龙蛰”描绘了云朵凝结在静止的水面上,鱼龙潜藏蛰伏的画面,给人一种静谧、冷清的感觉。“雪点遥峰草木荣”则通过雪花点缀远处的山峰,草木看似枯萎实则在积蓄生机的描写,展现了冬日里生命的坚韧和顽强,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迥夜炉翻埃烬色,天河冰辗辘轳声。”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孤寂氛围“迥夜炉翻埃烬色”描绘了漫长的夜里,炉中的灰烬翻动着呈现出尘埃的颜色,给人一种黯淡、凄凉的感觉。“天河冰辗辘轳声”则通过想象天河里的冰在滚动,像辘轳转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空灵、奇幻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归飞未得东风力,魂断三山九万程。”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归飞未得东风力”表达了诗人渴望归乡却得不到东风帮助的无奈和惆怅,“魂断三山九万程”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绝望,仿佛魂魄都断绝在遥远的三山和九万里的路程之外,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归乡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冯延巳《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

下一篇: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