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shān

朝代:唐作者:窦庠浏览量:1
diǎn
qīng
luó
bái
làng
zhōng
quán
shuǐ
tiān
tōng
qíng
jiāng
wàn
yún
fēi
jìn
áo
bèi
cēn
hóng

译文

那金山寺就像一点小小的青螺,矗立在白浪滔滔的水面上,它完全依傍着水府,仿佛与天相通。晴朗的江面上,万里无云,云朵都已飘散殆尽,在波涛汹涌中,巨鳌的脊背高低错落,太阳的光辉映照得一片通红。

逐句剖析

"一点青螺白浪中":那金山寺就像一点小小的青螺,矗立在白浪滔滔的水面上,

# 青螺:原动物名。状如田螺,其大如拳,去掉粗皮成翡翠色,故名。此处指金山如青螺,山色青翠,山形似螺。

"全依水府与天通":它完全依傍着水府,仿佛与天相通。

"晴江万里云飞尽":晴朗的江面上,万里无云,云朵都已飘散殆尽,

"鳌背参差日气红":在波涛汹涌中,巨鳌的脊背高低错落,太阳的光辉映照得一片通红。

# 鳌:海中大龟神话传说它能力负海上三仙山,鳌的背上三山(一说五山)是参差不齐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山寺》是唐代诗人窦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首句将金山寺比作青螺,形象地写出了它在白浪中的形态。次句写金山寺依傍水府,仿佛与天相通,增添了神秘的氛围。第三句描绘晴江万里、云飞尽的开阔景象。末句通过描写鳌背参差、日气通红,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画面。全诗意境开阔,富有想象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窦庠(766?~828?),唐代诗人。字胄卿,平陵(今陕西咸阳)人。德宗贞元年间,任商州从事,后历武昌节度副使、浙西观察副使、泽州刺史、登州刺史等职。窦庠与元稹、白居易、韩愈等人友善。其诗多为应酬之作,褚藏言称其“为五字诗,颇得其妙”。他与兄窦常、窦牟、窦群、弟窦巩合著《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其诗二十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一点青螺白浪中”,这句诗中“一点”突出了金山寺在广阔江面上的渺小,“青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金山寺比作青螺,形象地描绘出它在白浪中的形态,给人以清新、秀丽的感觉。次句:“全依水府与天通”,这句诗中“全依”强调了金山寺与水府的紧密联系,“与天通”则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使金山寺显得更加高大、神圣。第三句:“晴江万里云飞尽”,这句诗中“晴江万里”描绘出江面的开阔,“云飞尽”则进一步强调了天空的晴朗,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末句:“鳌背参差日气红”,这句诗中“鳌背参差”描绘出巨鳌脊背高低错落的形态,“日气红”则通过色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县中恼饮席》

下一篇:唐·李世民《赋得含峰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