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gāo
tái

朝代:唐作者:褚亮浏览量:1
gāo
tái
zàn
lín
fēi
sǒng
qīng
yīn
guāng
suí
yàng
yǐng
zhú
shēn
huí
kàn
zhōu
píng
kāi
huái
怀
chàng
yuǎn
jīn
sān
xiū
shàng
hái
shāng
qiān
suì
xīn

译文

暂时登上高台俯身俯瞰,飞鸟振翅传来轻盈鸣音。浮动的光影随日光流转,荡漾的倒影逐碧波。极目远眺平野四周辽阔,胸怀舒展畅然涤荡心襟。独自伫立这高耸的台上,仍为千古兴衰伤怀难禁。

逐句剖析

"高台暂俯临":暂时登上高台俯身俯瞰,

"飞翼耸轻音":飞鸟振翅传来轻盈鸣音。

# 飞翼:高耸的翼室。

"浮光随日度":浮动的光影随日光流转,

# 浮光:水中摇晃的影子。

"漾影逐波深":荡漾的倒影逐碧波。

# 漾影:水中摇晃的影子。

"回瞰周平野":极目远眺平野四周辽阔,

#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回瞰:回,一作迥。远看。

"开怀畅远襟":胸怀舒展畅然涤荡心襟。

# 远襟:远大胸襟。襟:一作衿。

"独此三休上":独自伫立这高耸的台上,

# 三休:汉贾谊《新书·退让》:“翟王使使至楚,楚王欲夸之,故飨客於章华之台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后因以“三休”为登高之典。

"还伤千岁心":仍为千古兴衰伤怀难禁。

# 千岁:千年。岁:一作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高台》是唐代诗人褚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登临高台为视角,通过俯瞰自然与历史的场景转换,呈现开阔的时空意境。首联写登临之景,飞鸟振翅的轻盈声响与高台之高形成对照;颔联写光影与水波的流动,暗含时光流逝的隐喻。颈联展现平野辽阔的视野,尾联则由景及情,借登高独临的孤寂感怀,流露对历史长河与人生短暂的深沉喟叹。全诗语言简净,意象清丽。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高台暂俯临,飞翼耸轻音”两句写诗人登上高台短暂俯瞰。“高台”点明登临之地,“暂俯临”交代动作,暗含转瞬即逝的观景之意。“飞翼”既指高台飞檐如鸟翼舒展,又暗喻风声掠过檐角发出的轻响,“耸轻音”以听觉描绘动态。“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这两句描绘了眼前的光影之景。“浮光随日度”,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随着太阳的移动而流转,仿佛能看到粼粼波光闪烁。“漾影逐波深”,水中的倒影随着波浪起伏,逐渐向深处荡漾开去。这一静一动的描写,将光影与水波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深邃的意境。“回瞰周平野,开怀畅远襟”两句直抒胸臆。“回瞰”写极目远眺,“周平野”展现视野中广袤无垠的景象,空间感十足。“开怀”“畅远襟”则由景及情,点明登高望远带来的心胸开阔之感,将眼前的视野转化为内心的豁达,情景交融自然。“独此三休上,还伤千岁心”两句收束全诗。“三休”化用典故,指登高过程的艰辛与停歇,“独此”强调此番登临的独特性;“伤千岁心”,将登高赏景转为感慨。“还”字转折巧妙,既呼应前文,又揭示繁华易逝、岁月无常的深沉喟叹,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渠牟《杂歌谣辞·步虚词》

下一篇:唐·王绩《春桂问答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