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度深闺":细雨飘进深邃的闺房,
# 深闺:女子闺房。
"莺愁欲懒啼":黄莺忧愁得快要懒得啼叫了。
"如烟飞漠漠":细雨像烟雾一样在空中弥漫飞舞,
"似露湿凄凄":又像露水一样打湿万物,一片凄凉。
# 凄凄: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草色行看靡":草的颜色看着渐渐枯萎,
# 行:将。
"花枝暮欲低":傍晚时花枝也快要低垂了。
"晓听钟鼓动":清晨听到钟鼓敲响,
"早送锦障泥":早早地就送来了锦障泥。
# 障泥:用来掩盖尘泥的骑马用具。
唐代诗人
刘复(722~793),唐代诗人。字公孙,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中,登进士第。贞元中,为东台侍御,官至水部员外郎。幼习经史,好图画、道书,能诗文,为李白所赏识,王昌龄赞许其为“后来主文者”。刘复还喜好山水,曾遍游名山。张祜《叙诗》称刘复是李杜后重要诗人,成就远追何逊。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五、《唐诗纪事》卷二九。《全唐诗》存诗16首。
1. 分段赏析
首联:“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描绘出春雨悄然飘入深闺的情景,“度”字赋予细雨动态感,仿佛它轻轻走进闺阁。而“莺愁欲懒啼”则借莺儿发愁懒于啼叫,侧面烘托出一种忧愁的氛围,暗示闺中可能存在着某种愁绪,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颔联:“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春雨比作如烟似露,生动地展现了春雨的朦胧与湿润。“漠漠”“凄凄”两个叠词,强化了这种如烟似露的朦胧感和湿意带来的凄清之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细雨朦胧的氛围之中,进一步渲染了忧愁的情绪。颈联:“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描写雨中的草和花枝。随着春雨落下,草色逐渐变得萎靡不振,傍晚时分,花枝也似乎承受不住雨的重量而要低垂下来。这两句通过对草和花枝在雨中状态的描写,以景衬情,将忧愁的氛围进一步加深,暗示着闺中愁绪如同这雨中的草木般难以消散。尾联:“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清晨听到钟鼓之声,似乎要早早送出锦障泥。此句看似突兀,但结合前文营造的忧愁氛围,或许暗示着闺中人在春雨愁绪中,又将迎来新一天的生活,而“早送锦障泥”也可能暗示着某种等待或期盼,为诗中的愁绪增添了一份无奈与复杂。
上一篇:唐·李颀《杂歌谣辞·郑樱桃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