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节晓澄霁":佳节清晨,天色澄澈晴朗,
"四郊烟霭空":郊外烟雾云气消散净尽。
"天清白露洁":天空清朗,白露洁净,
"菊散黄金丛":菊花在金色的花丛中分散绽放。
"寡德荷天贶":我德行浅薄,却承受着上天的恩赐,
"顺时休百工":顺应时节让百官休憩。
"岂怀歌钟乐":哪里是贪恋歌舞升平之乐,
"思为君臣同":只希望君臣能够同心同德。
"至化在亭育":至高的教化在于养育万物,
"相成资始终":君臣相互成就需从始至终。
"未知康衢咏":还不知《康衢谣》中所唱的盛世景象,
"所仰惟年丰":我所仰望的只是年岁丰收。
唐朝第十位皇帝
李适(742~805),即唐德宗。唐代宗李豫长子。宝应元年,唐代宗即位,封鲁王,不久改封雍王。广德二年,立李适为太子。大历十四年五月,唐代宗死,李适即位。其工诗能文,常与朝臣、宫人唱和,亲自给这些诗作评定等级。唐李肇《唐国史补》称其晚年“尤工诗句,臣下莫可及”。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谓其诗“尚雅正”。著有《德宗集》,已佚。
1. 分段赏析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描绘了重阳节清晨的景象。“令节”点明了节日,“晓澄霁”描绘出清晨天空澄澈晴朗的状态,“四郊烟霭空”则进一步强调了郊外烟雾云气消散净尽的清新之感。“天清白露洁”,天空清朗,白露洁净,给人一种纯净、美好的感觉。“菊散黄金丛”,菊花在金色的花丛中分散绽放,描绘出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祥和、美好的氛围。“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表达了诗人对上天恩赐的感恩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怀。“寡德”体现了诗人的谦逊,“荷天贶”表示承受上天的恩赐。“顺时休百工”,顺应时节让百官休憩,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希望他们能够在节日里得到休息。“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表明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岂怀歌钟乐”,诗人表示自己并非贪恋歌舞升平之乐,“思为君臣同”,则强调他希望君臣能够同心同德,共同治理国家,体现出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进一步深化了君臣关系的主题。“至化”指至高的教化,“亭育”有养育之意,强调至高的教化在于养育万物。“相成资始终”,说明君臣相互成就需要从始至终,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向往和对丰收的祈愿。“未知康衢咏”,诗人表示还不知《康衢谣》中所唱的盛世景象,“所仰惟年丰”,则表明他所仰望的只是年岁丰收,反映出他心系国家和百姓的情怀,希望国家和百姓都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