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ng
yuè
shí
shǒu
jiǔ
·
·
biān
rén

朝代:唐作者:刘驾浏览量:1
zài
xiāng
shēn
láo
zài
biān
bǎo
xiōng
ruò
chù
rèn
xiàng
biān
tóu
lǎo

译文

在家乡的时候身体也会劳累,在边疆戍守肚子也能填饱。父亲和兄长如果都在边疆一处戍守,那就任由他们在边疆直到老去。

逐句剖析

"在乡身亦劳":在家乡的时候身体也会劳累,

"在边腹亦饱":在边疆戍守肚子也能填饱。

# 亦:凑足音节,无义。

"父兄若一处":父亲和兄长如果都在边疆一处戍守,

"任向边头老":那就任由他们在边疆直到老去。

# 边头:边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唐乐府十首(其九·乐边人)》是唐代诗人刘驾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围绕边疆戍守者展开。通过戍边人对在乡和在边生活的看法,写出了戍边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坦然面对戍边的情感。前两句对比了在家乡的劳累和在边疆能填饱肚子的情况,后两句则进一步体现了他们对与亲人一同戍边的接受。全诗语言质朴直白,以简单的话语勾勒出戍边人的心理,体现了诗人对边疆戍守者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刘驾(821?~?),唐代诗人。字司南,籍贯江西。大中六年登进士第,官至国子博士。他与曹邺为诗友,时称“曹刘”。刘驾工古诗,尤善五言。其诗善用比兴,不尚词藻,颇多表现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边塞作品描写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有着浓重的厌战情绪,且批评色彩鲜明。代表作品有《战城南》《空城雀》《贾客词》《桑妇》《反贾客乐》等。今传《刘驾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边塞诗。通过戍边人对在乡和在边生活的看法,写出了戍边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坦然面对戍边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对比:“在乡”和“在边”两种生活状态进行对比。“在乡身亦劳”与“在边身亦饱”,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主人公在乡劳动辛苦和在边可以吃饱将的情况,突出其权衡利弊后赴边的心理。

3. 分段赏析

首句:“在乡身亦劳”,此句描写了在家乡时人们身体也会处于劳累的状态。一个“劳”字,直接点明了在家乡的生活并非轻松惬意,为后文引出在边疆的生活做铺垫,也从侧面反映出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要为生活付出努力。次句:“在边腹亦饱”,此句中“腹亦饱”体现出在边疆虽然环境艰苦,但至少能吃饱肚子。“饱”与上句的“劳”形成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戍边生活在物质层面有其满足之处,也暗示了戍边人对这种生活的一种别样认知。第三句:“父兄若一处”,这句设想了父亲和兄长都在身边的情景。“若”字带有一种假设的意味,体现出戍边人对与亲人相伴的渴望,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末句:“任向边头老”,此句中“任向”表现出一种豁达和坦然的态度,“边头老”则明确表达了他们愿意在边疆直至老去。此句将戍边人对边疆的归属感和对亲情的重视推向高潮,深刻地展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与亲情观念。

4. 作品点评

这首精妙的小诗,深入地剖析着人物心理,仿佛是对即将投身军旅者心境的独特诠释。人们常说,笑有时比哭更令人心酸,欢乐也可能在极度悲伤之后陡然滋生,而服从之中往往又暗藏着矛盾与逆反的暗流。诗人巧妙地借助“乐边人”这些看似反常的情事,将一种深刻的生活意涵清晰地呈现出来。此诗的绝妙之处,已然超脱了对语言技巧精拙的考量,它凭借对人性与生活的深度洞察,散发着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戴叔伦《江行》

下一篇:唐·温庭筠《杨柳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