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ě
méi

朝代:宋作者:卢梅坡浏览量:2
méi
xuě
zhēng
chūn
wèi
kěn
xiáng
sāo
rén
fèi
píng
zhāng 
méi
xùn
xuě
sān
fēn
bái
xuě
què
shū
méi
duàn
xiāng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逐句剖析

"梅雪争春未肯降":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 降:服输。,未肯:不肯。,争:竞争。

"骚人阁笔费评章":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这里读gē。,骚人:诗人。

"梅须逊雪三分白":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 逊:不及,比不上。

"雪却输梅一段香":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 一段香:一片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雪梅》是宋代诗人卢钺(一说卢梅坡,二者身份存疑)创作的七言绝句,为《雪梅二首》组诗中的第一首。此诗以拟人手法展开梅与雪的争春之趣,通过“骚人阁笔费评章”的评判困境,生动揭示二者特质:梅在晶莹洁白上逊于雪三分,而雪在幽远清香上输梅一段。全诗借自然物象的对比,阐明万物各有所长亦有所短的哲理,倡导理性辩证的审美观与包容并蓄的处世之道。语言平易隽永,理趣交融,尤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联,彰显宋代咏物诗思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诗人

卢梅坡(?~?),宋代诗人。别名卢钺,字威节(一作威仲),号梅坡,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宋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景定五年升任秘书郎,后改任著作郎。最终官至户部尚书。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以两首《雪梅》留名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雪梅》是南宋诗人卢钺(一说卢梅坡)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通过梅雪争春的生动画面,揭示“取长补短”的普世哲理。后两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更成为传世名句,兼具审美情趣与思辨深度,展现了南宋咏物诗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雪中梅花争春景象​​的​​七言绝句​​,借梅、雪拟人化争春的生动画面,揭示了万物各有所长、相互映衬的哲理,同时暗含对人际评价的辩证思考。

2. 写作手法

拟人:“梅雪争春未肯降”,“争春”“未肯降”将梅花与雪花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竞争意识和倔强性格。对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通过“逊”与“输”的对比,分别指出梅在洁白度上不及雪,而雪在香气上不及梅。

3. 分段赏析

“梅雪争春未肯降​”以“争春”赋予梅、雪人格化的争胜意识,将自然现象升华为一场关于“谁代表早春”的辩论。“未肯降”凸显二者互不相让的倔强姿态,既突出梅的傲骨(凌寒绽放),也强调雪的自信(覆盖万物)。梅与雪的“争春”实为报春使者的双重奏,共同传递冬去春来的讯息,暗含自然共生之美。“骚人阁笔费评章​”“骚人”(诗人自称)搁笔踌躇,因梅雪各擅胜场而难判高下,侧面烘托二者之美难分伯仲。以“费评章”引发读者思考,为后文哲理铺垫。“梅须逊雪三分白​”“逊”直言梅在洁白度上不如雪,坦然承认其局限。“三分白”以具体数值强化对比,既显公允又添趣味性。雪之“白”象征纯粹与覆盖一切的包容力,梅虽逊色却以其他特质补足。“雪却输梅一段香​”“一段香”点出梅的独特优势——清幽芬芳,雪虽晶莹却无此特质。将无形香气具象为可量化的“一段”,与“三分白”对仗工整。末两句构成完整辩证:万物各有长短(梅香雪白),无需争胜,​​互补共生方为至美​​,揭示“取长补短”的生命智慧。

4. 作品点评

读完全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借雪梅的争春,提醒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不足,才是正确道理。这首诗既有趣味,又讲道理,值得认真想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麟《断句》

下一篇: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