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āi
tóu
fèng
·
·
shì
qíng

朝代:宋作者:唐婉浏览量:2
shì
qíng
rén
qíng
è
sòng
huáng
hūn
huā
luò
xiǎo
fēng
gān
lèi
hén
cán
jiān
xīn
shì
xié
lán
nán
nán
nán
rén
chéng
jīn
fēi
zuó
bìng
hún
cháng
qiū
qiān
suǒ
jiǎo
shēng
hán
lán
shān
rén
xún
wèn
yàn
lèi
zhuāng
huān
mán
mán
mán

译文

世事炎凉,人情险恶,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晨风吹干泪水,脸上残留泪痕。想写下心中愁思,却不知如何下笔,只能倚着斜栏自言自语。难,难,难!我们咫尺天涯,今时不同往日,我身染重病,就像秋千索一般反反复复。听着远方的角声,心中再生一层寒意,夜色甚深。怕人询问,我忍住泪水,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瞒,瞒,瞒!

逐句剖析

"世情薄":世事炎凉,

# 世情薄:世态炎凉。薄:冷酷。

"人情恶":人情险恶,

# 人情恶:人情淡薄。

"雨送黄昏花易落":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

"晓风干":晨风吹干泪水,

# 晓:晨风。

"泪痕残":脸上残留泪痕。

"欲笺心事":想写下心中愁思,

# 笺:写出。

"独语斜阑":却不知如何下笔,只能倚着斜栏自言自语。

# 斜阑:指栏杆。

"难":难,

"难":难,

"难":难!

"人成各":我们咫尺天涯,

# 人成各:两人各自分飞。

"今非昨":今时不同往日,

# 今非昨:今时不同往日。

"病魂常似秋千索":我身染重病,就像秋千索一般反反复复。

# 病魂常似秋千索:描写精神忧惚,似飘荡不定的秋千索。秋千索:摇荡的秋千。

"角声寒":听着远方的角声,心中再生一层寒意,

"夜阑珊":夜色甚深。

# 阑珊:衰残,将尽。

"怕人寻问":怕人询问,

"咽泪装欢":我忍住泪水,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

# 装:通“妆”。,咽:吞。

"瞒":瞒,

"瞒":瞒,

"瞒":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钗头凤・世情薄》是南宋唐琬所作的一首词作。此词以自怨自泣、独言独语的方式倾诉情感,凭借缠绵执着的感情和悲惨的遭遇触动人心。上阕展现了词人与陆游在外界压力下被迫分离后的深切痛苦,抒发了对世俗人情的愤恨;下阕讲述了与陆游分别后的处境和心情,体现出对陆游的深厚情意与始终不变的忠诚。全词直抒胸臆,情感哀婉动人且复杂,字句间满是悲苦,其中反复出现的“难”“瞒”等字,更强化了这种难以言说的苦楚。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琬与陆游曾缔结美满姻缘,后因外界逼迫而无奈分离。唐琬改嫁至同郡宗人赵士程家中,一次春游时,她在沈园与陆游不期而遇。征得赵士程同意后,唐琬派人向陆游送去了酒肴。陆游心中满是怅然与遗憾,写下著名的《钗头凤》以表心意,唐琬便以此词作为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爱情悲剧与人生悲苦的词,借黄昏雨景、晓风残泪、寒夜角声等凄凉景象,写出了封建礼教压迫下被迫与爱人分离的痛苦、再嫁后的压抑隐忍,以及对往昔深情的眷恋与无法言说的哀愁。

2. 写作手法

象征:“雨送黄昏花易落”,黄昏的雨与易落的花,既写实景,又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与境遇的凄凉,暗合“世情薄,人情恶”的无奈;“角声寒,夜阑珊”,凄寒的角声与将尽的夜色,不仅是环境的描摹,更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希望的黯淡。比喻:“病魂常似秋千索”,以秋千索的晃动不定,喻指病中魂灵的恍惚不安,将身心的虚弱与心绪的飘摇具象化;“雨送黄昏花易落”,则以黄昏雨中易落的花朵,暗喻美好事物的脆弱易逝,与“世情薄,人情恶”的境遇相呼应。首尾呼应:开篇“世情薄,人情恶”直陈世态凉薄,定下悲苦基调;结尾“瞒,瞒,瞒”的反复,既是对“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的延续,也与开篇的“难,难,难”形成呼应,前者道尽心事难诉的无奈,后者写尽强颜欢笑的隐忍,前后勾连,将深沉的愁苦层层包裹。

3. 分段赏析

“世情薄,人情恶”,开篇便直抒胸臆,将对封建礼教下冷漠世态与凉薄人心的怨愤倾泻而出。“薄”与“恶”二字,看似平淡,却如利刃般精准刺破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假面,道尽了在礼教束缚下,真情被践踏、人性被扭曲的无奈与悲愤。这两句不仅是对周遭环境的控诉,更是对自身悲惨遭遇根源的深刻体现。“雨送黄昏花易落”,以黄昏雨中凋零的花朵作喻,意境凄迷。细雨黄昏,本就带着萧瑟之感,而娇嫩的花朵在这样的情境下匆匆坠落,恰如词人自身,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与世俗眼光的摧残下,美好年华与真挚情感一同消磨殆尽。这一意象的选取,既见自伤自怜之情,也隐隐透出与陆游之间那份心意相通的默契,毕竟这样的黄昏花景,也曾是两人共同感知过的凄迷意境。“晓风干,泪痕残”,续写悲戚之情,细腻入微。黄昏的雨水打湿了花草,待到天明,晓风一吹便已干涸,可词人脸上的泪痕,纵然擦拭许久,却依旧残留。此处以雨水易干反衬泪痕难消,将内心那份绵延不绝的悲痛具象化。寻常以雨喻泪的写法并不少见,但词人以晓风的干燥来凸显泪水的难止,更显其悲伤之深沉、持久。“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刻画了词人内心的挣扎与怅惘。她多想将满腔的相思、无尽的委屈写于信笺,寄给远方的人,却只能独自倚着栏杆,默默低语。那份想说又不能说的纠结,那份无人可诉的孤寂,在“独语斜阑”的身影中尽显。而三个“难”字的叠用,更是将这份纠结推向极致,这“难”里,有世道险恶下做人的艰难,有身为女子的束缚,更有被休再嫁后难以言说的苦衷。“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三句凝练深沉,道尽今昔之别与身心之苦。“人成各”写如今两人天各一方,再难相见;“今非昨”则暗指往昔美好已荡然无存,只剩满目疮痍。而“病魂常似秋千索”一句,尤为沉痛。不说“梦魂”而说“病魂”,可见相思成疾,身心俱疲,那飘荡无依的秋千索,恰是她此刻心神不宁、痛苦不堪的真实写照,往昔的温存与今日的病痛形成鲜明对比。“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细致描绘了词人在深夜中的煎熬。寒夜中,凄清的角声传来,更添孤寂,长夜将尽,却无半点睡意。她最怕旁人问及心事,只能强忍着泪水,装作欢愉的模样。“寒”字点出角声的凄冷,“阑珊”写出夜的深沉,而“咽泪装欢”四字,将那种有苦不能言、强颜欢笑的痛楚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感同身受她的压抑与无奈。“瞒,瞒,瞒!”以三个“瞒”字作结,余味悠长。这“瞒”,是对旁人的隐瞒,是对世俗的妥协,却也藏着对往昔真情的坚守。越是刻意隐瞒,越能看出她对陆游那份未曾消减的深情,即便身处困境,这份情感也未曾动摇。这三个字与开篇的“薄”“恶”相呼应,既显世道的残酷,更显真情的可贵。

4. 作品点评

自古便有“愁思之声要妙”“穷苦之言易好也”的说法,只要将自身所受的愁苦真切地抒发出来,便能成就一首佳作。因此,这类词作多是自怨自泣、独言独语的情感倾诉,往往以缠绵执着的情意与悲惨的境遇打动世人。陆游与唐琬的两首词,虽采用的艺术手法不同,却都贴合各自的性格、遭遇与身份,可谓各尽其妙、同达极致。将二者合起来品读,更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妙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和陆游的词相比较而言,唐琬的词却截然不同,唐琬所面临的处境相比陆游更加的凄凉悲惨。她的词主要是以自怨自泣、自言自语的情感哭诉,通过描述缠绵执着的情感和悲惨的遭遇,衬托出了唐琬对陆游的思念之情。

《陆游与唐琬的《钗头凤》审美异同的比较研究》盐城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叶捷

# 和陆游的原作相比,此词写的更凄凉,更悲愤,而词句浅显,不假雕饰。所谓我手写我心,没有亲历过美满婚姻被强行破坏的人,只怕写不到这么沉痛。

《宋词三百首正宗》原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史杰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下一篇:宋·雷震《村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