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ěi
jiàn
wáng
tài
chéng
shì
shèn
rǒng
ér
tuán
zhī
xiá
yóu
néng
guò
fǎng
访
shān
guǎ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kàn
fán
sòng
pín
sāo
shǒu
jūn
cái
míng
jiàn
cháng
shàng
yǒu
xián
jīn
xún
shuǐ
shí
gèng
liú
jiā
chí
táng
sōng
miáo
fēn
gāo
xià
tiān
jiào
yǒu
duǎn
cháng
shàng
qīng
yún
yóu
wèi
wǎn
yīn
wèn
cāng
láng

译文

我看到繁多的诉讼事务,频繁地挠头,你富有才学、头脑聪明,见解也很不一般。还有闲适的胸怀去寻觅水石之美,还能留下如池塘般清新美好的佳句。松苗在土地上自然有高有低,野鸭和仙鹤上天让它们有短有长。慢慢登上青云还不算晚,可不要忘了把消息寄到这沧浪之地(指诗人所在之处)。

逐句剖析

"我看繁讼频搔首":我看到繁多的诉讼事务,频繁地挠头,

"君富才明见亦常":你富有才学、头脑聪明,见解也很不一般。

"尚有闲襟寻水石":还有闲适的胸怀去寻觅水石之美,

"更留佳句似池塘":还能留下如池塘般清新美好的佳句。

"松苗地合分高下":松苗在土地上自然有高有低,

"凫鹤天教有短长":野鸭和仙鹤上天让它们有短有长。

"徐上青云犹未晚":慢慢登上青云还不算晚,

"可无音问及沧浪":可不要忘了把消息寄到这沧浪之地(指诗人所在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每见王太丞邑事甚冗而剸剧之暇犹能过访山馆》是北宋王安石为赞颂友人王太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两联以政务繁忙与诗情雅兴的对比,凸显友人才能;后两联通过自然意象的哲理化表达,寄寓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全诗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语言含蓄,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友情的独特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松苗地合分高下,凫鹤天教有短长”,以松苗的高低、凫鹤的长短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事物各有不同,人也有各自的境遇,使道理更直观。用典:“凫鹤天教有短长”化用“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委婉地表达对人生差异的看法。

2. 分段赏析

《每见王太丞邑事甚冗而剸剧之暇犹能过访山馆》首联诗人说自己面对繁多的诉讼事务频频搔首,而友人富有才学且见识平常,暗示友人在处理事务上的不凡能力。颔联写友人在繁忙中还有闲情寻找水石之乐,还能留下美好的诗句,赞美友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学才华。颈联以松苗、凫鹤为喻,说明万物各有其长短、高下,暗示人生境遇不同,有对人生的感慨。尾联鼓励友人,说其未来还有机会青云直上,不要忘记与自己保持联系,体现了对友人的关怀与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孙君挽辞》

下一篇:宋·王安石《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