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ǎng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ài
jiāng
biān
hǎo
liú
lián
zhì
xié
mián
fēn
huáng
cǎo
zuò
zhàn
bái
ōu
shā

译文

喜欢在江边歇息,直到太阳落下去了,还舍不得离开。我在小黄牛歇息的草地上睡觉,有时候闲坐占据了白鸥戏的沙。

逐句剖析

"爱此江边好":喜欢在江边歇息,

"留连至日斜":直到太阳落下去了,还舍不得离开。

# 日斜:傍晚时西斜的太阳。,留连:留恋,不愿意离开。

"眠分黄犊草":我在小黄牛歇息的草地上睡觉,

# 黄犊:小黄牛。犊,小牛。,眠:睡觉。

"坐占白鸥沙":有时候闲坐占据了白鸥戏的沙。

# 占:占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舫子》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开篇“爱此江边好”,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对江边景致的钟情,紧接着“留连至日斜”,展现出诗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的状态,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悠然闲适的氛围。后两句“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堪称神来之笔,诗人描绘自己或卧于黄牛吃草之地,或坐于白鸥栖息的沙滩,生动刻画出诗人与黄牛、白鸥共享自然空间的画面,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我两忘的境界。全诗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江边生活图,将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彼时王安石晚年归隐江南,远离官场纷争,在这一时期,他的心境与创作风格都发生了显著转变,此诗便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开篇“爱此江边好”,诗人毫不掩饰地直接道出对江边景色的喜爱,一个“爱”字将内心的钟情直白展现,让读者瞬间能感受到诗人对江边景致的强烈情感,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简洁有力地传达出核心情感。拟人:在“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中,“分”和“占”字运用了拟人手法。诗人将自己与黄牛、白鸥置于同一情境,仿佛他与黄牛在“分”享草地,与白鸥在“占”据沙滩,赋予动物与人平等的地位,生动地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凸显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动静结合:“黄犊草”呈现出黄牛在草地上悠闲吃草的动态画面,而“白鸥沙”描绘的是白鸥或静栖于沙滩的静态场景。一动一静相互结合,动静相宜,丰富了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层次,营造出既充满生机又宁静和谐的氛围。

2. 分段赏析

开篇“爱此江边好”,诗人毫不掩饰内心对江边景致的钟情,一个“爱”字掷地有声,成为全诗情感的核心支柱。“留连至日斜”紧承其后,将这份喜爱具象化,从清晨至日暮,诗人沉浸于江边风光,浑然忘却时光流转,侧面烘托出江边景色的迷人魅力,为全诗奠定悠然闲适的情感基调,读者仿若能看到诗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的身影,一同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江畔。“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是全诗的神来之笔。诗人巧用“分”与“占”两个动词,精妙绝伦地描绘出独特画面。他侧卧于黄牛吃草的草地旁,仿佛与黄牛达成心灵默契,共同享受这片生机盎然的草地;静坐于白鸥栖息的沙滩上,即便白鸥对他的到来有所察觉,他也未曾惊扰,而是与之和谐共处。这不仅是空间上的共享,更是心灵上的交融,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我两忘的绝美画卷,生动诠释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热爱,将这种情感融入生活的细微之处,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和谐之美。

3. 作品点评

此诗以小见大,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与情感倾向,简洁明了;后两句通过具体行为和场景刻画,深化诗歌意境,拓展情感深度。全诗语言质朴无华,摒弃华丽辞藻堆砌,却将诗人归隐后的闲适心境与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真正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彰显王安石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与独特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卢纶《山中绝句》云:“阳坡草软厚如积,因与鹿麋相伴眠。”王介甫止用五字,道尽此两句。如云“眠分黄犊草”,岂不简而妙乎?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次韵祖择之登紫微阁二首 其二》

下一篇: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其十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