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huáng
shā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xìn
suǒ
shì
luò
wàng
jiǔ
zhōu
qīng
shān
mǎn
tiān
wǎng
wéi
qiū
pín
jiàn
shēn
zhǐ
guì
dào
xiū
shè
shì
liàng
zāi
yóu

译文

驱赶着马随意到想去的地方,在落日时分眺望天下。青山布满了天地之间,到哪里才是我的安身之地呢?身处贫贱只会遭受屈辱,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富贵在道义上足以令人羞耻。经历世事想来大概就是这样,可惜却没有办法摆脱(这种困境)。

逐句剖析

"驱马信所适":驱赶着马随意到想去的地方,

"落日望九州":在落日时分眺望天下。

"青山满天地":青山布满了天地之间,

"何往为吾丘":到哪里才是我的安身之地呢?

"贫贱身秖辱":身处贫贱只会遭受屈辱,

"富贵道足羞":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富贵在道义上足以令人羞耻。

"涉世谅如此":经历世事想来大概就是这样,

"惜哉去无由":可惜却没有办法摆脱(这种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凤凰山》是宋代王安石所作。诗歌开篇写诗人骑马随意而行,在落日时分眺望天下。看到青山布满天地,却不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宿。接着诗人表明自己的观点,身处贫贱会遭受屈辱,而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富贵,在道义上也应感到羞耻。诗人深知事理应如此,可惜却无法摆脱当前的困境,去追寻理想的人生。整首诗围绕诗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人生境界的执着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驱马信所适,落日望九州。青山满天地,何往为吾丘。”诗人借骑马漫步、落日眺望以及青山满目的景象,抒发内心对归宿的迷茫与困惑,以广阔的天地之景衬托自身的渺小与无助。直抒胸臆:“贫贱身秖辱,富贵道足羞。”直接表明诗人对贫贱与富贵的看法,直白地抒发对世俗以贫贱富贵论人的批判,以及自己坚守道义的态度。“涉句谅如此,惜哉去无由。”直接表达对事理的认知和无法摆脱困境的无奈与遗憾。

2. 分段赏析

前四句:“驱马信所适,落日望九州。青山满天地,何往为吾丘。”诗人骑马漫无目的地前行,在落日余晖中眺望广袤的九州大地。眼前青山连绵,布满天地,然而诗人却不禁自问,哪里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呢?这几句描绘出宏大开阔的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以景衬情,为下文的感慨做铺垫。后四句:“贫贱身秖辱,富贵道足羞。涉句谅如此,惜哉去无由。”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认为身处贫贱往往会遭受屈辱,而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富贵,在道义上是令人羞耻的。诗人明白事理本应如此,可遗憾的是,自己却无法摆脱当前的处境,去践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几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观点和无奈之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展现出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秋日》

下一篇:宋·王安石《宿土坊驿寄孔世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