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bié
běi
jīng
shí
zuò
shī
jué
ér
yǒu
zuò
yīn
chú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shuǐ
shū
zhōng
suì
dǐng
yīn
nián
bēi
tóng
xiōng
líng
luò
huì
shàng
kuàng
nǎi
mèng
guāi
kuò
shāng
huái
怀
ér
shī
shī
yán
dào
hán
nǎi
běi
zhēng
shí
shū
jīn
ān
fǒu
lái
chí
zhōng
suì
mián
zhǎn
zhuǎn
liú
lǎo
zhǔ
ēn
jié
cǎo
wéi
shū
shàn
shì
guó
yǒu
zhī
wéi
qiān
yǒng
xiāng
wàng
mèi
mèi
zhī
xìng
wéi
yōu
yóu
suì
wǎn
xiāng
xié
chí
yān
shuǐ
yǒu
máo
wǎn
lán
zhù
guī
rào
zhèng
huá

译文

中年时以水和豆类等简朴食物为乐,暮年却因富贵生活而悲伤。兄弟苦于离散,即便相聚也还是充满凄凉。更何况在梦中与兄弟分别,因心怀伤感而写下这首诗。梦中诗里说道路寒冷,就像当年北征的时候。和甫你如今是否安好,纯甫你为何来得这么迟。半夜因此无法入眠,翻来覆去,涕泪纵横。我已年老,辜负了君主的恩情,希望能以结草的方式报答恩情。希望和甫你好好为国家效力,知道该做的就没有不做的。相隔千里永远相互遥望,暗暗地我思念着你们,希望纯甫你生活优游,到晚年我们能相互扶持。在那里我们可以交谈,有山水树木,还有茅屋。园中的兰花等待我们归来休息,环绕着房屋正生长得繁茂。

逐句剖析

"水菽中岁乐":中年时以水和豆类等简朴食物为乐,

"鼎茵暮年悲":暮年却因富贵生活而悲伤。

"同胸苦零落":兄弟苦于离散,

"会合尚凄其":即便相聚也还是充满凄凉。

"况乃梦乖阔":更何况在梦中与兄弟分别,

"伤怀而赋诗":因心怀伤感而写下这首诗。

"诗言道路寒":梦中诗里说道路寒冷,

"乃似北征时":就像当年北征的时候。

"叔兮今安否":和甫你如今是否安好,

"季也来何迟":纯甫你为何来得这么迟。

"中夜遂不眠":半夜因此无法入眠,

"辗转涕流离":翻来覆去,涕泪纵横。

"老我孤主恩":我已年老,辜负了君主的恩情,

"结草以为期":希望能以结草的方式报答恩情。

"冀叔善事国":希望和甫你好好为国家效力,

"有知无不为":知道该做的就没有不做的。

"千里永相望":相隔千里永远相互遥望,

"昧昧我思之":暗暗地我思念着你们,

"幸唯季优游":希望纯甫你生活优游,

"岁晚相携持":到晚年我们能相互扶持。

"於焉可晤语":在那里我们可以交谈,

"水木有茅茨":有山水树木,还有茅屋。

"畹兰伫归憩":园中的兰花等待我们归来休息,

"绕屋正华滋":环绕着房屋正生长得繁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夜梦与和甫别如赴北京时和甫作诗觉而有作因寄纯甫》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古体诗,围绕诗人的梦境及对兄弟的思念展开。诗开篇以“水菽中岁乐,鼎茵暮年悲”感慨人生境遇变化,接着叙述与和甫分离,梦中更是加深这种伤感,因梦作诗。诗中提及梦中和甫所写道路寒冷之景,表达对和甫的担忧与思念。又表达自己对君主的感恩,希望和甫能为国尽力。最后期望纯甫生活优游,兄弟能相聚于有水木茅茨、兰花盛开之地,共享天伦。整首诗通过梦境引发对兄弟的思念、对君主的感恩及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展现诗人复杂而深厚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由王安石所作。王安石一生致力于变法革新,期望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然而,变法过程中遭遇诸多阻碍,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引发激烈反对,他的政治生涯因此充满波折,曾多次被贬又被启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水菽中岁乐,鼎茵暮年悲。同胸苦零落,会合尚凄其。况乃梦乖阔,伤怀而赋诗。”诗人开篇感慨人生不同阶段的境遇,中年时虽生活简朴但安乐,暮年却充满悲伤。兄弟离散让他痛苦,即便相聚也仍觉凄凉。而梦中与和甫的分别,更使他伤感,于是醒来作诗。这几句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通过人生境遇与兄弟关系的描述,引出下文对梦境及兄弟情感的进一步抒发。“诗言道路寒,乃似北征时。叔兮今安否,季也来何迟。中夜遂不眠,辗转涕流离。”诗人叙述梦中和甫所写的诗提到道路寒冷,如同当年自己北征时的情景,由此引发对和甫安危的担忧,询问和甫是否安好,同时埋怨纯甫来得太迟。这种担忧与埋怨让诗人半夜无法入眠,辗转反侧,涕泪横流。这几句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对兄弟的深切牵挂,情感真挚而强烈。“老我孤主恩,结草以为期。冀叔善事国,有知无不为。千里永相望,昧昧我思之。幸唯季优游,岁晚相携持。於焉可晤语,水木有茅茨。畹兰伫归憩,绕屋正华滋。”诗人转而表达自己对君主恩情的感恩,希望能报答君主。同时期望和甫能好好为国家效力。之后又表达虽与兄弟相隔千里,但思念不断,希望纯甫生活优游,到晚年兄弟能相聚。想象相聚之地有水木茅茨、兰花盛开,大家能畅所欲言。这部分情感丰富,既有对君主的忠诚,又有对兄弟的期望与思念,描绘的美好相聚场景更表达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寄谢师直》

下一篇:宋·王安石《塞翁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