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征鸿来尽燕":作者客居他乡,看尽鸿雁的北往和燕子的南来,
# 征鸿:即征雁。南朝梁江淹《赤亭渚》:“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宋陈亮《好事近》词:“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
"故园消息茫然":而故乡的消息茫然,不禁惆怅满怀。
# 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无所知的样子。《庄子·盗蹠》:“目芒然无见。”,故园:旧家园;故乡。唐骆宾王《晚憩田家》诗:“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一春憔悴有谁怜":整个春天都在惦念家乡,人已憔悴有谁怜。
"怀家寒食夜":于是只好在寒食夜,
# 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 。 介愤而隐于绵山 。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
"中酒落花天":在这落花时节以酒浇愁。
# 中酒:醉酒。晋张华《博物志》卷九:“人中酒不解,治之以汤,自渍即愈。”
"见说江头春浪渺":听说江头春波浩渺,
# 见说:告知,说明。晋张华《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也有听说的意思。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诗:“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殷勤欲送归船":春水情意恳切地像是要送他的归船返回家乡。
# 殷勤:热情。
"别来此处最萦牵":这条曾送他离乡又送他归去的水路,是他最为之情牵梦萦的。
# 萦牵:牵挂。
"短篷南浦雨":最后,他设想登上归船,听着春雨打着船篷,
# 南浦:虚指,暗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短篷:指小船。元萨都剌《次韵与德明小友》之一:“烟雨短篷水口,人家乱石山前。”
"疏柳断桥烟":看着将别的断桥边上的疏柳淡烟,充满别离之情。
# 断桥:实指,地处杭州西湖东北角,与白堤相连。自唐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宝祐桥,又名段家桥,今罕有称者。唐张祜《杭州孤山寺》诗:“断桥荒藓涩,空院落华深。“
宋代词人
赵长卿(?~?),宋代词人。字师有,号仙源居士,南丰(今江西)人,为宋宗室子弟。虽为宗室子孙,但流落异乡,追逐功名未能如愿,恬于仕进,以觞咏自娱。赵长卿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作多咏颂风物,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词风婉约,以“文词通俗,善抒情爱”著名,享誉南宋词坛。代表作品有《惜香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临江仙·暮春》是一首宋词,主题围绕思乡之情与家国之痛展开。表面写个人漂泊的愁苦,实则暗含对故国沦陷的哀痛,以及对南宋朝廷苟安的不满。全词以暮春为背景,用落花、流水、征鸿等意象,将个人情感与时代悲剧交织,既有婉约的细腻,又有深沉的悲凉。
2. 写作手法
比兴:“过尽征鸿来尽燕”运用比兴手法,将北飞的鸿雁比作漂泊在外的游子,南归的燕子则勾起对故乡的思念。鸿雁尚能岁岁往返,而战乱中的游子却归期难料,两相对照,更显身世飘零之悲。对偶:“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此诗中“怀家”对“中酒”;“寒食夜”对“落花天”,“怀家”直写思乡之切,“中酒”则以借酒消愁的细节侧面烘托愁绪难遣;“寒食夜”与“落花天”的凋零形成对照,共同渲染出“一春憔悴”的孤独感。寄情于景:末句“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摄烟雨之景入词。孤篷冷雨,断柳寒烟,一片空寂迷蒙。词人心中万千情愫,皆隐于此景深处,不言愁而愁自漫漶,不言思而思已萦回。此正“不言之言”,最是余味绵长虚实结合:“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中“寒食夜”点明了具体的时节和时间,“落花天”描绘了落花纷飞的景象,这些都是实际存在的场景。“怀家”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是作者内心的情感活动,属于虚写。“中酒”虽然有醉酒的行为表现,但背后所蕴含的借酒消愁、排解思乡之情的心理也是虚写的。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过尽征鸿来尽燕”开篇,通过“征鸿”“归燕”两种候鸟的迁徙,暗喻时光流逝与游子漂泊。鸿雁北归、春燕南来本是自然现象,但“过尽”“来尽”的重复强调,突显了主人公对故园消息的漫长等待与失望。“故园消息茫然”直抒胸臆,奠定全词惆怅基调。“一春憔悴有谁怜”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憔悴”既写身体消瘦,更暗指精神煎熬;反问语气强化了孤独无依之感。后两句“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以具体场景深化愁绪:“寒食夜”点明时节,传统祭祖节日更勾起思乡之情;“中酒”即醉酒,落花纷飞的天象与借酒消愁的行为呼应,画面凄美而沉郁。下片转笔写眼前之景,“见说江头春浪渺”中“渺”字既形容春水浩荡,又隐喻归途渺茫。“殷勤欲送归船”拟人化春浪,赋予其善解人意的特质,表面慰藉实则反衬归乡不得的无奈。“别来此处最萦牵”直白道出对停留之地的矛盾情感——既是无奈暂居之所,又因承载回忆而难以割舍。结尾“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以景结情:雨中孤舟、烟雨迷离的断桥,勾勒出朦胧黯淡的归途画面。视觉上的“雨”“烟”与上片“落花”形成意象群,共同营造出迷离怅惘的意境。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整体上通过伤春的场景,更深刻地表达了词人自身的感慨。其中既有漂泊在外的孤寂,又有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还夹杂着自怜的惆怅和对亲友的牵挂。词的结尾没有直接抒情,而是用景物描写收束,把情感融入景色之中,这种手法和贺铸《横塘路》里写愁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很像,但又有所不同——贺铸的词主要写的是闲适的愁绪,而这首词更侧重离别的愁思。像“短篷南浦雨”这样的词句营造的意境,让人联想到韦庄《菩萨蛮》中“画船听雨眠”的画面,也和蒋捷《虞美人》里“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场景有相似的感觉。“南浦”这个词,暗中用了江淹《别赋》里“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典故;“断桥”则是实际存在的地点,位于杭州西湖东北角,和白堤相连。词人想象自己已经登上归船,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听着雨点噼里啪啦打在船篷上的声音,那种凄凉的心境可以想见。他又从船舱里望出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模模糊糊,像是被一层烟雾笼罩着。词人没有直接说自己心里有多少离别的愁绪,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让读者从视觉、听觉中去感受,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品味的余地。这种不直接说情而借景传情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有感染力,也更耐人寻味。
# 长卿以宗室之贵,而安心风稚,其词以春、夏、秋、冬四景,编成六卷,为词家所希有。殆居高声远,较易流传。录其春景一首,上、下阕结句皆能情寓景中。《惜香集》中和雅之音也。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上一篇: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