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了丹枫残了菊":丹枫已经飘落,菊花也已残败,
"秋色苦无多":这秋天的景色实在是所剩不多了。
"谁唤西风泣泪罗":不知是谁招来这萧瑟的西风在汨罗江边悲泣,
"吹恨入星河":将满心的愁恨都吹散到那茫茫星河之中。
"碧枝头金粟闹":曾经碧绿的枝头上,金黄色的桂花盛开得热热闹闹,
"曾乖翠云窝":那时我曾与佳人在美好的居所相伴。
"重柔檀英忆两娥":如今我再次揉搓着这淡黄色的桂花,不由得思念起那两位佳人。
"无奈冷香何":只是面对这渐渐消散的清幽花香,我却毫无办法,徒留满心的无奈。
宋代词人
赵长卿(?~?),宋代词人。字师有,号仙源居士,南丰(今江西)人,为宋宗室子弟。虽为宗室子孙,但流落异乡,追逐功名未能如愿,恬于仕进,以觞咏自娱。赵长卿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作多咏颂风物,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词风婉约,以“文词通俗,善抒情爱”著名,享誉南宋词坛。代表作品有《惜香乐府》。
1. 分段赏析
“落了丹枫残了菊,秋色苦无多”两句描绘出深秋的衰败景象。“落了”“残了”两个简洁的表述,直接点明丹枫凋零、菊花残破的状态,以直白的语言营造出萧瑟氛围。“秋色苦无多”中的“苦”字,不仅强调了秋色将尽的事实,更暗含着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奠定了全词伤感的基调。“谁唤西风泣汨罗,吹恨入星河”两句赋予西风以情感与动作。“谁唤”以疑问语气起笔,增添了神秘与哀怨的色彩,仿佛西风的吹拂是有人刻意为之;“泣汨罗”将西风拟人化,仿佛它在汨罗江畔哭泣,进一步强化哀伤氛围。“吹恨入星河”则将词人心中的怨恨之情具象化,随着西风吹向星河,展现出愁恨的深广与无尽,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碧枝头金粟闹,曾乖翠云窝”两句转入对往昔的回忆。“碧枝头金粟闹”描写碧绿的树枝上桂花繁茂盛开的热闹景象,“金粟”形象地描绘出桂花小巧、金黄的形态,“闹”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生机与活力。“曾乖翠云窝”则回忆曾经与佳人在美好环境中相伴的情景,“乖”字点明过去相处的和谐,与眼前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今昔之感。“重揉檀英忆两娥。无奈冷香何”两句回到现实,直抒胸臆。“重揉檀英”即再次揉搓着桂花,“檀英”指桂花,这一动作饱含着对往昔的追忆;“忆两娥”表明词人思念着两位佳人。“无奈冷香何”则抒发了词人面对桂花冷香消散,往昔美好不再的无奈与惆怅,将思念之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推向高潮,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朱敦儒《洞仙歌·何人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