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院落花春寂":整个院子落满花瓣,暮春一片寂静。
"风絮一帘斜日":风吹柳絮如帘,斜阳西沉。
"翠钿晚寒轻":头饰微凉暮色寒,
# 晚:一作晓。,翠钿:绿玉制的妇女头饰。
"独倚千秋无力":独自倚栏身无力。
# 千秋:一作秋千。
"无力":浑身乏力。
"无力":浑身乏力。
"蹙破远山愁碧":紧皱眉头,远山含愁碧色深。
# 蹙:同“蹴”,踢,踏也。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如梦令》词,也是一首婉约词。词作以暮春庭院为背景,通过落花、风絮、斜日等意象,勾勒出深闺女子独倚秋千的孤寂身影,主题聚焦于春日寂寥与韶光易逝的愁绪。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满院落花”“风絮一帘”等暮春意象,勾勒出庭院萧索之景。落花纷飞暗喻春光流逝,风絮飘荡更添零落之感,借“春寂”“斜日”之景,自然流露时光易逝、欢愉难驻的怅惘。
3. 分段赏析
首句“满院落花春寂”,以“满院落花”直写暮春时节的凋零之景,“春寂”二字总括全词基调,既点明季节流转的无奈,又暗含时光易逝的怅惘。次句“风絮一帘斜日”,借“风絮”与“斜日”的动态组合,进一步强化春日的萧索氛围——柳絮随风飘卷,斜阳透过帘幕映入庭院,光影交织中透出慵懒与倦怠。第三句“翠钿晓寒轻”,转写人物细节:女子发间的“翠钿”(首饰)因晨寒微微颤动,“轻”字既状寒意之淡,亦显心绪之凉,以物及人,暗示其内心的孤寒。第四句“独倚秋千无力”,通过“独倚”与“无力”的肢体语言,刻画女子百无聊赖的情态,“无力”既是身体困倦,更是愁思萦绕下的精神萎靡。叠句“无力。无力”,以重复强调强化情感张力,如叹息般回荡,将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为绵延不绝的身心疲惫。末句“蹙破远山愁碧”,收束全篇,以拟人手法将“远山”染上愁绪:“蹙破”二字既写女子蹙眉的愁容,又暗喻愁思浸透山色,使原本青翠的远山因愁情而“碧”得沉重,物我交融间,愁绪达到顶点。
上一篇:宋·张元干《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