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àn
·
·
qiū
wǎn
diào

朝代:宋作者:杨冠卿浏览量:3
cāng
shēng
chuǎn
wèi
jiǎ
lùn
fèn
wén
cǎi
fēng
liú
jīn
shàng
cún
háo
hèn
jìn
cháng
shā
qiū
jiāng
jìn
cháng
shǐ
使
yīng
xióng
lèi
mǎn
jīn
tiān
gāo
nán
wèn

译文

百姓还在苦苦喘息,未能从困境中解脱,我拿起笔,满怀孤愤地议论时事。我的文采和风采至今仍被人们称颂,没有丝毫的遗憾留下。我如今身处长沙,境况凄凉,秋天也即将过去。这样的情境总是让英雄豪杰们泪流满面,而天意高远,难以捉摸,让人不禁感叹。

逐句剖析

"苍生喘未苏":百姓还在苦苦喘息,未能从困境中解脱,

# 苍生:百姓。

"贾笔论孤愤":我拿起笔,满怀孤愤地议论时事。

# 贾笔:西汉贾谊文才出众,所遗文集,均为后人所称誉。后遂用为佳作之典。

"文采风流今尚存":我的文采和风采至今仍被人们称颂,

"毫发无遗恨":没有丝毫的遗憾留下。

# 遗恨:到死还感到悔恨。

"凄恻近长沙":我如今身处长沙,

# 凄恻:因情景凄凉而感触悲伤。

"地僻秋将尽":境况凄凉,秋天也即将过去。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情境总是让英雄豪杰们泪流满面,

# 襟:衣服的胸前部分。也指衣的交领。

"天意高难问":而天意高远,难以捉摸,让人不禁感叹。

# 天意:上天的旨意。也指帝王的旨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贾傅》是南宋词人杨冠卿创作的一首集句词。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汉文帝时被任命为博士,他心怀天下,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弊病,其政论文如《陈政事疏》等,展现出卓越的政治见解与才华。然而,贾谊遭到大臣周勃、灌婴等人的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最终在长沙英年早逝。这首词全篇都采用杜甫诗中的现成句子,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上片着重赞扬贾谊心系苍生,以犀利的文字批评时政,且文章辞采华丽斐然,凸显贾谊的政治才能与文学造诣。下片则即景生情,在对景色的描绘中融入对贾谊的凭吊,感慨贾谊空有远大志向却未能实现,暗中指责君主旨意难以揣测,致使贤才遭受埋没。全词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表达了词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集句吊古词,词人通过集杜甫诗句的方式,以贾谊自比,借贾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遭遇,抒发了自己对南宋朝廷昏聩、壮志未酬的悲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2. 写作手法

双关:“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这两句堪称一语双关,巧妙至极。它一方面遥遥指向贾谊被贬谪时那种“近长沙”的凄惨悲恻之情。遥想当年,贾谊满怀才华与抱负,却被贬至偏远之地,心中的忧愤、凄凉可想而知。而这两句词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到贾谊彼时的无奈与哀伤。

3. 分段赏析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两句是对贾谊的赞许之词。一个“喘未苏”生动地描绘出百姓在当时艰难困苦的生活状态,展现出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百姓的挣扎。“论孤愤”则直击贾谊为苍生疾苦而发出的痛心疾首之言,“孤愤”二字高度凝练地概括了贾谊心怀天下、忧虑苍生的情怀,体现出贾谊不仅关注百姓疾苦,更有勇气和决心通过文字去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试图改变这艰难的时局,表现出词人对贾谊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精神的赞许。“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两句是对贾谊文学成就的高度赞扬。“文采风流”全面肯定了贾谊的才华,不仅包括他在政论文上的卓越表现,也涵盖了他辞赋创作方面的成就。“今尚存”强调了其作品历经岁月仍具有不朽的价值。“毫发无遗恨”则是对贾谊文学造诣极高的评价,认为他的作品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毫无瑕疵,表达出词人对贾谊文学才华的由衷钦佩。“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两句兼有双重含义。从表面看,“凄恻近长沙”一语双关,既指贾谊被贬时前往长沙的凄凉处境,“近长沙”点明了他被贬之地,一个“凄恻”将贾谊被贬时的痛苦、愤懑以及前途未卜的迷茫刻画得入木三分;也暗示了词人此刻或许正身处类似的困境,有着相似的心境。“地僻秋将尽”既点明了作词的时令是秋末,“地僻”既描绘了长沙地理位置的偏远,也烘托出贾谊当时的孤寂、凄凉,更增添了一种萧瑟、衰败的氛围,而这种氛围何尝不是词人自身情绪的写照。“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并深化主题。“长使英雄泪满襟”引用杜甫诗句,将贾谊与诸葛亮等功绩卓著、令人敬仰的英雄相提并论,把对贾谊的推崇提升到极致,暗示贾谊虽有非凡的才能和远大的抱负,但最终功业未就,含恨而死,这种遭遇让后世英雄为之动容、落泪。而“天意高难问”则笔锋一转,将贾谊的人生悲剧归结为“天意”,这里的“天意”实指汉文帝的决策以及当时复杂而难以捉摸的政治环境。此句既表达出词人对贾谊遭遇的深切同情,也流露出对这种不合理命运安排的无可奈何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可能蕴含着词人对自身怀才不遇命运的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下一篇:宋·汪元量《秋日酬王昭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