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初过天宇湿":一番急雨过后,天宇间弥漫着一股湿热空气,
# 天宇湿:天宇间弥漫着一股湿热空气,使人气闷。
"大星磊落才数十":使人气闷,天上大而分明的星星,有数十个。
# 磊落:大而分明的样子。
"饥鹘掠檐飞磔磔":饥饿的鹘也低飞过房檐,发出叫声,
# 磔磔:象声词。鸟叫声。,鹘:一种猛禽。
"冷萤堕水光熠熠":萤火虫掉入水中,放出鲜明的光来。
# 熠熠:鲜明的样子。
"丈夫无成忽老大":我一个大丈夫一事无成忽然间就老了,
"箭羽凋零剑锋涩":箭矢的尾羽已经凋零了,宝剑也不锋利了。
# 涩:不滑溜,不锋利。
"徘徊欲睡复起行":独自徘徊,想要睡觉又起来走走,
"三更犹凭阑干立":到三更了还靠着栏杆站立着。
# 阑干:栏杆。,凭:靠着。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律诗。诗中借夏夜之景展开内容主题,前四句以“急雨”“大星”“饥鹘”“冷萤”等意象勾勒夏夜图景,成为情感触发的媒介;后四句即景抒情,围绕“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等内容,抒发岁月蹉跎、事业无成的悲痛叹息,深刻表达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与对人生老大、壮志未酬的悲慨。
2. 写作手法
对偶:如“饥鹘掠檐飞磔磔,冷萤堕水光熠熠”,“饥鹘”对“冷萤”,“掠檐”对“堕水”,句式工整,增强诗歌韵律与画面感。借景抒情:前四句通过“急雨”“大星”“饥鹘”“冷萤”等意象勾勒夏夜图景,后四句即景生情,将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悲慨融入景物描写,实现情景交融。象征:以“箭羽凋零”“剑锋涩”象征自身年华老去、理想受挫的境遇,含蓄传递报国无门的悲愤,深化主题表达。
3. 分段赏析
《夏夜不寐有赋》前四句以“急雨初过天宇湿”为核心,聚合“大星磊落才数十”的寥落星群、“饥鹘掠檐”的困顿猛禽、“冷萤堕水”的溃散微光等意象,将自然湿热之景与南宋政局的精神滞重相勾连;后四句以“丈夫无成忽老大”隐喻壮士暮年,借“箭羽凋零”暗指北伐意志消磨,通过“欲睡—复起—凭栏”的动作循环,具象化生存困境,最终以“三更犹立”的定格,展现个体与时代困境的交织。全诗前四句意象层层铺陈,后四句直抒胸臆,在“天宇湿—剑锋涩”的对应中,实现自然物候与家国忧思的融合。
4. 作品点评
《夏夜不寐有赋》是陆游沉郁风格的代表作,尽显其诗歌艺术魅力。前四句以急雨、大星、饥鹘、冷萤等意象构建压抑氛围,未抒情先蓄势,愤懑之气贯穿其间,如“击筑之声自具悲慨”,为情感抒发厚积张力。后四句抒情含蓄,以“徘徊欲睡复起行,三更犹凭阑干立”的形象刻画收束,将人生老大、壮志未酬的悲慨融入行动,在“引而不发”中形成凄咽顿挫的抒情节奏。全诗既通过景物兴象暗合时代压抑气息,又以凝练笔触传递报国无门的沉郁悲愤,在情景交融与意境营造上极具功力,深刻体现陆游诗歌“言简意丰,气格苍凉”的特质,是其感怀身世、抒发爱国情怀之作。
# 这首诗最出彩之处在于前四句意象描写所造成的抒情氛围,有了这四句所积蓄的苍凉凄壮的气势,后四句的抒情才会那么笔酣意足,激动人心。
现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刘扬忠《陆游诗词选评》
上一篇:宋·陆游《读李杜诗》
下一篇:宋·陆游《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