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shǐ
shǒu
·
·
yáo
kǎn

朝代:宋作者:蒲寿宬浏览量:3
gān
zhǎ
yǒu
zhí
zhì
gān
zhī
shèng
shàn
jiàn
zhuǎn
kān
tiān
xià
qīng
fēng
shǐ
使
rén
cán

译文

那盛放糟鱼(坩鮓)的器具能有多少,一心只想以此来让母亲品尝到一点美味。哪里知道贤良的母亲心中所想,看到(儿子送来的糟鱼)反而心中难以承受。这位母亲堪称天下所有母亲的典范,她的高尚品格让人感到惭愧。

逐句剖析

"坩鮓有几许":那盛放糟鱼(坩鮓)的器具能有多少,

"直欲致一甘":一心只想以此来让母亲品尝到一点美味。

"岂知圣善意":哪里知道贤良的母亲心中所想,

"见此转不堪":看到(儿子送来的糟鱼)反而心中难以承受。

"此母天下母":这位母亲堪称天下所有母亲的典范,

"清风使人惭":她的高尚品格让人感到惭愧。

# 清风使人惭:自注:坩音堪土器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史八首·陶侃母》是宋代蒲寿宬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此诗围绕东晋名将陶侃母亲湛氏的事迹展开。诗中提到陶侃以坩鮓(一种糟鱼)奉母这一故事,本是出于孝心,但母亲却因儿子身为官吏却用公物或非正当方式获取食物而心中不安。诗人通过这一事件,高度赞扬了陶侃母亲贤良、廉洁、深明大义的高尚品德,认为她是天下母亲的典范,其清风亮节令人自惭形秽。全诗语言简洁,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对贤母品德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末元初诗人

蒲寿宬(?~?),宋末元初诗人。号心泉,泉州(今属福建)人。其先西域人,以互市归宋。其七世祖蒲宗孟北宋时官至尚书左丞,能诗文。明经举乡贡士,后因与弟蒲寿庚平海寇有功,被授官,入领环卫。宋度宗咸淳七年,始出知梅州。咸淳十年,宋廷诏蒲寿宬为江西吉州知州。蒲寿宬娴吏事,善诗文。陈垣认为“西域中国诗人,元以前唯蒲氏一家耳”。《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风“颇有冲淡闲远之致,在宋元之际犹属雅音”。主要作品有《渔父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坩鮓有几许,直欲致一甘。”此句叙述了陶侃拿坩鮓给母亲的事情。“坩鮓”点明了物品,“有几许”强调数量或许不多,但“直欲致一甘”突出了陶侃的孝心,他希望能通过这小小的坩鮓让母亲感受到甜蜜。这一行为本身体现了陶侃对母亲的关爱,但也为后文母亲的反应做了铺垫。“岂知圣善意,见此转不堪。”“岂知”一词转折,引出母亲的内心想法。“圣善意”高度概括了母亲的贤良和深明大义,她并非不领儿子的孝心,而是考虑到儿子的身份和行为准则。“见此转不堪”生动地表现出母亲看到坩鮓后内心的复杂情感,她可能担心儿子的行为违背了官吏的操守,也可能为儿子不能坚守廉洁而感到痛心。“此母天下母,清风使人惭。”最后两句是诗人对陶侃母亲的高度评价。“此母天下母”将母亲的地位提升到天下所有母亲之上,强调她的典范意义。“清风使人惭”则从侧面烘托出母亲品德的高尚,“清风”象征着母亲的高洁品格,而“使人惭”则表达了诗人以及世人在面对这样一位贤母时,因自身品德的不足而产生的自愧不如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谢枋得《北行别人》

下一篇:宋·陈文蔚《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读书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