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有积霤":泰山上有积水积聚,
"坤媪乃善藏":大地母亲善于将它们蕴藏。
"何时发灵秘":什么时候能发掘出这神奇的奥秘,
"一脉流膏滂":让一股水流如浓厚的油脂般流淌。
"至仁及物意":这水蕴含着至仁惠及万物的意蕴,
"后世疑滥觞":后世却怀疑它是水流滥觞之始。
"螭蟠久懒卧":螭龙长久地慵懒卧着,
# 螭:《永乐大典》卷九七六四作痴。
"辟易离电光":突然受惊躲避电光。
"丰隆亦豪举":雷神丰隆也做出豪迈之举,
# 举:原作士,据《永乐大典》改。
"夜半驱阿香":在夜半时分驱赶着阿香。
"天鼓何处来":天上的鼓声从哪里传来,
"大雪惊飘扬":大雪惊慌地四处飘扬。
"飞星杂雨射":流星混杂着雨点射落,
"怒雹翻飙狂":愤怒的冰雹随着狂风疯狂翻卷。
"倚栏两眼眩":靠着栏杆,两眼眩晕,
"应接俱弗遑":面对这景象应接不暇。
"吕梁三十仞":吕梁的瀑布有三十仞高,
"吾闻老蒙庄":我听闻那庄子的事迹。
"行歌不惮险":他一边行走一边歌唱,不害怕危险,
# 险:原作劳,据《永乐大典》改。
"习坎守故常":在坎坷中坚守着固有的常态。
"峨眉有仙伯":峨眉山上有仙人,
"佛迹窥荒唐":佛的踪迹显得荒诞不经。
"濯足弄海月":在水中洗脚,戏弄着海中的月亮,
"戏侮相颉颃":互相嬉戏,不相上下。
"堪笑失筹人":可笑那惊落筷子的人,
"气骨何羸尪":气骨是多么的瘦弱无力。
"醉呼李太白":喝醉了呼唤李太白,
"欲制芙蓉裳":想要制作芙蓉做的衣裳。
"此泉愿为酒":这泉水我愿意把它变成酒,
"万斛输沧浪":用万斛来换取沧浪之水。
"简寂耿我梦":简寂观常常萦绕在我的梦中,
"九叠迂我肠":九叠山使我的心思曲折迂回。
"雁荡更诡异":雁荡山更加奇异怪诞,
"龙湫舞堂堂":龙湫瀑布气势堂堂地飞舞。
"何当寄鹏翼":什么时候能借助大鹏的翅膀,
"瞬息天一方":瞬间到达天的另一方。
"仙人笑擘脯":仙人笑着撕开肉脯,
"沧海观种桑":在沧海之畔观看种桑。
"人世弹指顷":人世间不过是弹指一瞬,
"万古天地长":而天地却万古长久。
宋末元初诗人
蒲寿宬(?~?),宋末元初诗人。号心泉,泉州(今属福建)人。其先西域人,以互市归宋。其七世祖蒲宗孟北宋时官至尚书左丞,能诗文。明经举乡贡士,后因与弟蒲寿庚平海寇有功,被授官,入领环卫。宋度宗咸淳七年,始出知梅州。咸淳十年,宋廷诏蒲寿宬为江西吉州知州。蒲寿宬娴吏事,善诗文。陈垣认为“西域中国诗人,元以前唯蒲氏一家耳”。《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风“颇有冲淡闲远之致,在宋元之际犹属雅音”。主要作品有《渔父词》。
1. 分段赏析
“泰山有积霤,坤媪乃善藏”,开篇以泰山积水和大地蕴藏起兴,暗示白水岩的水流如同天地间的宝藏,蕴含着神秘的力量。“积霤”“善藏”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力和神秘感。“何时发灵秘,一脉流膏滂”,由自然景象过渡到对白水岩水流神奇力量的探寻。“发灵秘”表达了对未知的好奇,“流膏滂”描绘出水流汹涌澎湃的景象。“至仁及物意,后世疑滥觞”,赋予水流“至仁及物”的高尚品质,同时引出后世对其起源的疑问,增添了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螭蟠久懒卧,辟易离电光”,运用螭龙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水流在受到外界影响时的动态变化。“辟易离电光”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氛围。“丰隆亦豪举,夜半驱阿香”,引入雷神丰隆和阿香的神话传说,进一步渲染了白水岩水流的磅礴气势,使诗歌充满奇幻色彩。“天鼓何处来,大雪惊飘扬”,以“天鼓”和“大雪”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宏大的氛围,暗示白水岩水流的声势如同天鼓轰鸣,雪花飞舞。“飞星杂雨射,怒雹翻飙狂”,描绘出流星、暴雨、冰雹等自然现象交织的壮观场景,表现出白水岩水流的磅礴力量和不可阻挡的气势。“倚栏两眼眩,应接俱弗遑”,从视觉角度描写诗人面对白水岩壮观景象时的感受,“两眼眩”“应接弗遑”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惊叹和震撼。“吕梁三十仞,吾闻老蒙庄”,联想到吕梁勇士和庄子的故事,将白水岩水流的壮观与历史典故相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意味。“行歌不惮险,习坎守故常”,赞扬了庄子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的精神,同时也暗示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即不畏艰难,坚守本心。“峨眉有仙伯,佛迹窥荒唐”,引入峨眉山仙人、佛迹的传说,表现出诗人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和思考。“窥荒唐”则带有一种对迷信的调侃。“濯足弄海月,戏侮相颉颃”,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场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堪笑失箸人,气骨何羸尪”,以刘邦惊落筷子的典故,讽刺那些胆小懦弱之人,表达诗人对英雄气概的崇尚。“醉呼李太白,欲制芙蓉裳”,借助李白的故事,展现出诗人的豪放不羁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醉呼”“制芙蓉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此泉愿为酒,万斛输沧浪”,表达诗人对白水岩水流的喜爱和独特想象,愿意将其化为美酒,体现出诗人豁达超脱的心境。“简寂耿我梦,九叠迂我肠”,这两句诗中“简寂”“九叠”可能是诗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它们萦绕在诗人的梦中,牵动着诗人的心肠,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雁荡更诡异,龙湫舞堂堂”,描绘雁荡山和龙湫瀑布的奇异景观,“诡异”“舞堂堂”生动地表现出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何当寄鹏翼,瞬息天一方”,表达了诗人渴望借助大鹏的翅膀,瞬间到达远方的心愿,体现出诗人对自由、远方的向往。“仙人笑擘脯,沧海观种桑”,描绘出仙人悠闲自在的生活场景,与人间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表达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人世弹指顷,万古天地长”,感慨人世短暂,而天地永恒,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的敬畏之情。
上一篇:宋·王安石《九日登东山寄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