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朝代:唐作者:储嗣宗浏览量:1
yàn
fēi
xiāo
xiāo
tiān
qiū
guān
zhèng
huáng
xiāo
duàn
qīng
lóu
xiāng
zhǔ
yān
yuǎn
shān
fēng
chóu
shí
wàn
dào
hún
mèng
rào
cāng
zhōu

译文

黄昏时分,天边一只落单的孤雁,正急急地往前飞行,萧瑟的秋风吹拂着天地间的一切,到处都弥漫着秋的气息。关隘山川间正飘落着黄叶,(我)与青楼中的人彻底失去了联系。湘水岸边的小洲笼罩在茫茫烟波之中,遥远的骊山在风雨中更添愁绪。此刻身处万里之外的道路上,我依然魂牵梦萦,只在那沧州。

逐句剖析

"孤雁暮飞急":黄昏时分,天边一只落单的孤雁,正急急地往前飞行,

"萧萧天地秋":萧瑟的秋风吹拂着天地间的一切,到处都弥漫着秋的气息。

"关河正黄叶":关隘山川间正飘落着黄叶,

"消息断青楼":(我)与青楼中的人彻底失去了联系。

"湘渚烟波远":湘水岸边的小洲笼罩在茫茫烟波之中,

"骊山风雨愁":遥远的骊山在风雨中更添愁绪。

"此时万里道":此刻身处万里之外的道路上,

"魂梦绕沧洲":我依然魂牵梦萦,只在那沧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孤雁》是唐代诗人储嗣宗创作的五言律诗,全诗以孤雁为线索,借景抒情。首联描绘暮秋孤雁急飞的画面,奠定凄凉基调;颔联通过关河黄叶、音信断绝,渲染孤寂氛围;颈联以湘渚烟波、骊山风雨延伸愁情;尾联点明游子万里漂泊,魂牵故乡。诗人运用借景抒情与自喻手法,将孤雁漂泊与自身羁旅愁思相融,语言自然,意境深远,深刻表达了游子孤独寂寞与思乡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储嗣宗(795?~?),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常州市金坛区)人。储光羲曾孙,大中十三年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储嗣宗与顾非熊、顾陶等人友善,推崇王维的诗,所作亦多写山水景致。辛文房称之“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著有《储嗣宗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孤雁暮飞急,萧萧天地秋”以简洁凝练之笔,勾勒出暮色中孤雁急切南飞,天地间满是萧瑟秋意的画面,“急”字赋予孤雁动态感,同时奠定全诗孤寂凄凉的情感基调。颔联“关河正黄叶,消息断青楼”,将视角从空中孤雁转向地面,描绘出关河两岸黄叶飘零的景象,“黄叶”既点明时节,又增添了凄清氛围,“消息断青楼”则暗示游子与家中音信断绝,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愁绪。颈联“湘渚烟波远,骊山风雨愁”,诗人展开想象,以“湘渚”“骊山”两个相距甚远的地点,拓展了诗歌的空间范围,烟波浩渺、风雨凄迷的景象,使得愁情愈发浓重且悠远。尾联“此时万里道,魂梦绕沧洲”直抒胸臆,道出游子身处漫漫长路,虽相隔万里,然魂牵梦绕的皆是故乡,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全诗情景交融,借孤雁漂泊之态,诉尽游子思乡之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罗隐《西施》

下一篇:唐·张乔《书边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