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六律十三徽":琴有五音六律,十三个音位,
# 十三徽:指琴。音乐中,徽位是说古琴上的音位,按哪个“徽位”哪根弦发哪个音。琴面上有标示音位的十三个徽,象征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与四年一次的闰月。,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五音六律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龙吟鹤响思庖羲":弹奏出的乐曲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让人不禁想起了琴的发明者伏羲。
# 庖羲:又名伏羲,相传是琴的发明者。,龙吟鹤响:比喻琴声的高低起伏变化和高远意境。
"一弹流水一弹月":琴声传达出弹琴者流水明月般高远的志向,
"水月风生松树枝":又让人感受到风拂松树枝的阵阵凉意。
中唐诗人
卢仝(775?~835),唐代诗人。号玉川子,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曾作《月蚀诗》讥刺当时宦官专权,为韩愈所称。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涯同时遇害。其诗受韩愈、孟郊影响,多写长篇古体,用古文拗峭句法,以怪生新,形成险怪诗风。著有《玉川子诗集》。
1. 写作手法
用典:此句暗化“高山流水”之典,如“一弹流水一弹月”双关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千古知音情结。典故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太山,子期叹曰“巍巍乎若太山”;转而志在流水,子期又悟“汤汤乎若流水”。后子期病逝,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诗中“流水”直承原典,而“月”字实为妙笔生花的再创造——既暗合伯牙“夜鼓琴”的清幽场景,又以月光流淌的意象拓展原典意境,将听觉的琴音转为视觉的月光,在时空交叠中完成跨越千年的心灵共振。比喻:这句“龙吟鹤响思庖羲”把琴声比作“龙吟鹤响”是吉祥和高雅的象征,具有很高的德性。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
2. 分段赏析
《风中琴》开篇即以“五音六律”四字点明丝桐雅器,琴韵初起便若“龙吟鹤响”盘旋九霄。龙乃华夏图腾,司掌云雨变幻,其吟自含雷霆万钧之势;鹤为羽族仙品,常伴松云明月,其唳恰似缥缈太虚之音。诗人以神兽灵禽喻琴,非独状其音域之跌宕,更托起琴韵承载的天地气象——龙鸣在耳,恍闻庖羲氏截桐为琴的洪荒之音;鹤唳穿云,若见君子持操守节的皎然风骨。“一弹流水一弹月”暗合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之千古绝响,七弦震颤间,既涌清泉潺湲之态,复现素娥翩跹之姿。此句妙在音画双构:弦外有泠泠流水涤尘,指间生皎皎月华照心,令闻者如立荻花洲渚,心随音游。后人不绝如缕的吟咏,皆因此八字道尽琴境通玄处——音律本无形,却在虚实相生中化作天地大美。收束句“水月风生松树枝”更添妙境,松涛夜风本无形,却因琴韵而显迹。月光在琴弦上流淌成河,松影随音波摇曳生姿,寒风吹彻处,恍闻嵇康锻铁之声。诗人以松喻志,赞琴音如寒松般劲节凌霜,亦暗许心志:七弦之上,既有流水明月之逸趣,更有松风铁骨之清刚。这般琴音,岂非诗人自鸣天籁?这般风骨,岂非士人精神图腾?
上一篇:唐·骆宾王《浮槎》
下一篇: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