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腊月皆在蛰":寒冬腊月,天地万物都在冬眠,
# 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豸: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引申为无脚的虫,体长,如蚯蚓之类,本诗中即为此意。
"吾独何乃劳其形":我却还在奔波劳累。
"小大无由知天命":无论是小时候还是如今,我都无法知晓和把握自己的命运,
"但怪守道不得宁":怪只怪自己固守道义因而不得安宁。
"老母妻子一挥手":和年迈的母亲、孱弱的妻子以及年幼的孩子挥手道别,
"涕下便作千里行":我的眼泪就伴着我踏上了千里之行。
"自顾不及遭霜叶":看一看自己还不如秋天遭霜的叶子,
"旦夕保得同飘零":树叶们还能早晚一起飘落。
"达生何足云":通达生命真谛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
"偶然苦乐经其身":只不过是偶然性的痛苦或者欢乐降临在身上。
"古来尧孔与桀蹠":自古以来,无论是贤帝尧、圣人孔子,还是暴戾的夏君桀、被骂作盗寇的柳下环,
# 蹠:一作“跖”。,桀:夏朝末代君主,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善恶何补如今人":都对今人的所作所为善恶之心无所助益。
"长年爱伊洛":心里向往伊洛流域已经有好多年了,
"决计卜长久":打算在那里长久居住。
# 卜:选择(处所),卜宅。
"赊买里仁宅":赊钱购买了一处宅院,
# 里:居住的地方,故里。
"水竹且小有":有水而且有翠竹。
"卖宅将还资":忍痛卖掉老宅院想还上赊下的钱,
"旧业苦不厚":可惜旧业破败不足够。
"债家徵利心":债主满心都是如何获得利益,
# 徵:一作“征”。
"饿虎血染口":就像饥饿的老虎张着血盆大口。
"腊风刀刻肌":腊月的寒风吹在身上像刀割一样,
"遂向东南走":我不得不冒着寒风向东南方向继续远走。
"贤哉韩员外":幸好遇到了贤明的韩员外,
"劝我莫强取":劝我万事不要强求。
"凭风谢长者":我借着风力向长者表达感激,
"敢不愧心苟":怎敢不问心无愧地苟且行事呢。
"赁载得估舟":租了一艘估船来运载行李,
"估杂非吾偶":可船上的人杂乱不堪,并非我所期望的旅伴。
"壮色排榻席":卧榻排在一起当作摆酒的席面,
"别座夸羊酒":在别的座位上夸耀着美酒羊肉。
"落日无精光":落日的余晖越来越黯淡,
"哑暝被掣肘":暝色就像受到了困厄,寂静无声。
# 掣肘:拉着胳膊。比喻有人从旁牵制,工作受干扰。
"漕石生齿牙":河中的石头像尖利的牙齿,
"洗滩乱相㨄":滩头的水花相互激涌。
# 掫:聚集。
"奔澌嚼篙杖":奔腾的冰块啃咬着篙杖,
"夹岸雪龙吼":两岸的浪花像雪龙一样嘶吼。
"可怜圣明朝":可怜我处在圣明的唐王朝,
"还为丧家狗":却像一条丧家之犬。
"通运隔南溟":浩瀚南海隔绝了通运,
# 溟:海。
"债利拄北斗":债利高高地垒向北斗。
"扬州屋舍贱":扬州的房屋价钱很低廉,
"还债堪了不":卖得的钱不知道够不够还债。
"此宅贮书籍":这间旧宅里贮藏有书籍,
"地湿忧蠹朽":地面潮湿担心书被虫蛀。
# 蠹:蛀蚀器物的虫子。
"贾僎旧相识":贾僎是我的旧相识,
"十年与营守":多年来为我看守旧宅院。
"贫交多变态":可贫贱之交大多变化无常,
# 变态:困境。
"僎得君子不":不知道贾撰还是不是君子。
"利命子罕言":孔圣人很少提及利命之类的话,
# 罕:稀少。
"我诚孔门丑":我实在是有辱门楣之徒。
"且贵终焉图":荣华富贵不管怎么谋取,
"死免惭狐首":死去之后免得愧对自己的家乡。
"何当归帝乡":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洛阳去,
"白云永相友":和白云永远做朋友。
"不敢唾汴水":不敢把唾沫吐在汴水里面,
"汴水入东海":因为汴水最终流入东海。
"污泥龙王宫":如果玷污了龙王宫,
"恐获不敬罪":害怕获得一个不敬神灵的罪名。
"不敢蹋汴堤":不敢踩踏汴水堤,
"汴堤连秦宫":因为汴堤连着秦皇宫。
"蹋尽天子土":倘若踏遍天子的土地,
"馈餫无由通":就没有办法运送粮饷。
# 馈餫:运送粮饷。
"此言虽太阔":这话听起来仿佛不着边际,
"且是臣心肠":其实是我的肺腑之言。
"野风结阴兵":塞外的寒风中重兵集结,
"千里鸣刀枪":千里之外都能听到兵戈交接。
"海月护羁魄":海上的月亮依护着我这个羁旅之人,
"到晓点孤光":直到天亮还散发着孤独的光芒。
"上不事天子":我却对上不侍奉天子,
"下不识侯王":对下不认识诸侯。
"夜半睡独觉":夜半时分独自睡去又醒来,
"爽气盈心堂":心中充满豪气。
"颜子甚年少":颜回很小的时候,
# 颜子: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拜孔子为师。
"孔圣同行藏":就和孔圣人共进退。
"我年过颜子":我比颜回年长,
"敢道不自强":怎么敢不奋发图强。
"船人虽奴兵":船夫虽然身份低微如奴仆兵士,
"亦有意智长":但也有不少的智慧和谋略。
"问我何所得":问自己有何作为,
"乐色填清扬":我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情。
"我报果有为":我的壮志如果真有酬报的一天,
"孔经在衣裳":全仗着圣人之言在胸膛。
中唐诗人
卢仝(775?~835),唐代诗人。号玉川子,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曾作《月蚀诗》讥刺当时宦官专权,为韩愈所称。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涯同时遇害。其诗受韩愈、孟郊影响,多写长篇古体,用古文拗峭句法,以怪生新,形成险怪诗风。著有《玉川子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杂言诗,也是一组羁旅感怀诗。三首诗以散文化笔法铺陈叙事,以冬日行旅为主线,分别记述了诗人在寒冬腊月被迫远行求索的经历,第一首抒发对世人难鉴兴衰的感慨与坚守理想的信念,第二抒发游子因家业衰败负债漂泊的孤寂无奈与思乡之情,第三首展现虽处困厄仍心怀济世志向、坚守儒家道义的精神风骨,全诗脉络相承,融合沉郁情感与雄豪之气。
2. 写作手法
白描:“卖宅将还资,旧业苦不厚”以白描手法写游子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无奈卖宅还资的悲惨,体现了其生存窘迫的境遇。用典:“可怜圣明朝,还为丧家狗”化用《史记·孔子世家》“丧家狗”的典故: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困于陈蔡之间,弟子子贡向郑国人形容孔子的狼狈相:“东门有人,其颡似尧,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听后非但不恼,反而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这个典故后来成为文人自况怀才不遇的意象,此处作者化用这个典故,表明其在这被称作开明盛世的大唐,却只能如丧家之犬般惶惶度日。细节描写:“不敢唾汴水”“不敢蹋汴堤”都是以“不敢唾”“不敢蹋”的动作细节,直观展现对汴水、汴堤的敬畏态度,“孔经在衣裳”的以细节刻画儒家典籍被随身携带的状态,将“尊崇”转化为具体的动作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均在疏离权贵中凸显儒家道义坚守。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寒冬腊月,天地冰封,万物俱寂,生灵皆已蛰伏冬眠。然坚守道义的诗人却不得安闲,无法与家人团圆,只能忍泪踏上远行求索之途。一路风霜雨雪,漂泊辗转,诗人受尽磨难,却始终秉持不慕富贵、处变不惊的淡泊心性。于诗人而言,圣贤与贼寇、黑白与美丑,界限清晰,判然有别。可叹世人往往不能从历史人物的兴衰往事中汲取经验教训,以裨益自身人生。此刻的诗人,恰似“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般孤寂怆然。但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以及对黎民百姓、当权者所寄予的美好愿景,皆在其笔下清晰可辨,跃然纸上。第二首,是一幅游子颠沛流离图,字里行间浸满诗人的心酸与无奈,更寄托着对故乡浓烈的思念。诗歌开篇,诗人将困窘的处境娓娓道来: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想变卖旧宅迁居洛阳却因囊中羞涩、家业衰败而负债难偿,无奈之下,只能迎着凛冽寒风,独自前往扬州售卖老宅。幸在走投无路之时,诗人遇见贤德的韩员外。韩员外不仅好言相劝,宽慰诗人放宽心态,还热情招待,给予其难得的精神慰藉。前往扬州的路途漫长而艰险,山高水远,危机四伏。黯淡落日余晖下,汹涌的浪涛似要将诗人的船只吞噬。在这被称作开明盛世的大唐,诗人却如丧家之犬般惶惶度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道尽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助。历经千辛万苦,诗人终于抵达扬州,可扬州房价低廉,老宅变卖所得能否抵债仍是未知。身为落魄之人,诗人深知世态炎凉,连往日故交或许都避之不及,不禁感慨,如今像贾僎那样的君子是否还存在。可转念一想,又因自己谈论功利天命而深感羞愧,毕竟孔圣人鲜少提及这些,自觉有负先贤教诲。诗人这种看似矛盾的心境,实则是对世态炎凉的无声抗争与有力批判。诗的最后,饱经沧桑的诗人,满心都是对家乡一草一木、蓝天白云的思念。狐死首丘,落叶归根,何时才能归乡,这不仅是诗人的心声,更是无数游子共同的期盼。第三首,冬行诗与前两首意脉相通,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虽处困厄之境,却依然深爱着汴水汴堤的真挚情感,更寄托着他渴望有朝一日能舒展抱负,上为君主分忧、下为百姓谋福的远大志向。这恰如孔圣人所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尽显文人进退有度却始终心怀天下的襟怀。此境此情,令人不禁联想到爱国诗人陆游笔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拳拳赤忱。诗人虽独自漂泊,饱尝世态炎凉,却始终心系故土,以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豪情,展现出中国文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风骨——即便身处困境,依然坚守理想,不改报国热忱。
上一篇:唐·元稹《褒城驿二首》
下一篇:唐·汪遵《彭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