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香中著艇撑":在如云锦般美好的香气中划着小船前行,
# 著:一作着。
"烟霞高处步筇登":在烟雾霞光缭绕的高处拄着竹杖登山。
"寺逢好处都游遍":寺庙遇到的美景之处都游览了个遍,
"身似西湖过夏僧":身体就好像在西湖度过夏天的僧人。
南宋文学家
姚勉(1216~1262),南宋文学家。原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雪坡。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人。宝祐元年进士第一,历任平江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因指斥权臣而两度免职。其诗文辞典雅,韵律优美,慷慨豪壮。其文则以磊落畅达、文辞犀利、论理透彻见长。著有《雪坡姚舍人文集》《雪坡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记游诗,此诗生动描绘了诗人在西湖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和诗人闲适愉悦的心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多感官描写:首句“云锦香中著艇撑”以视觉与嗅觉交织,“云锦”状写湖面云霞或荷花如锦缎般绚烂的画面,“香”字捕捉荷花或草木的芬芳气息,二者与“著艇撑”的动作结合,让泛舟湖面的场景兼具色彩、香气与动态;次句“烟霞高处步筇登”则以视觉“烟霞高处”描绘山间云雾缥缈的景致,“步筇登”通过竹杖触地的触觉与登山的动作描写,将游湖时水陆兼具的游览体验从视觉、触觉、动觉多角度呈现,使画面更具沉浸感。比喻:尾句“身似西湖过夏僧”以“似”字明确比喻,将诗人游湖时忘却尘俗的状态比作“西湖过夏僧”。“过夏僧”本指夏日于西湖寺院寄居的僧人,其闲适自在与远离喧嚣的生活状态,与诗人遍游湖畔寺院、沉浸山水的情态形成类比,既凸显游湖时的清静心境,又以僧人形象暗喻自身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使情感表达更含蓄隽永。
3. 分段赏析
首句:“云锦香中著艇撑”,描绘出作者在如彩云般绚丽的荷花丛中划船前行的画面,“云锦”形象地写出荷花盛开的繁茂与艳丽,“香”字更增添了画面的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西湖荷花的美丽与芬芳,奠定了全诗愉悦的基调。次句:“烟霞高处步筇登”,画面转换到烟霞缭绕的高处,作者拄着竹杖攀登,展现出西湖不仅有秀丽的水景,还有清幽的山景,体现了西湖景色的丰富多样,也表现出作者对西湖景色的全方位探索。第三句:“寺逢好处都游遍”,说明作者不放过西湖每一处风景好的寺庙,进一步强调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同时也暗示西湖周边寺庙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末句:“身似西湖过夏僧”,收束全诗,将自己比作在西湖过夏的僧人,生动传达出作者在西湖游玩时那种闲适、自在,仿佛忘却尘世烦恼,全身心融入西湖美景的心境,深化了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上一篇:宋·秦观《田居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释道行《偈五首(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