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闻说凤池山":多年来一直听说凤池山的名声,
"蜡屐方偷半日闲":如今才穿着涂蜡的木屐,得以偷得半日闲暇前来游览。
"笑语客随朱阁上":带着欢声笑语的游人随着队伍登上朱红色的楼阁,
"醉醒身在白云间":醉意初醒时,感觉自己身处白云缭绕之中。
"溪桥野水清犹急":溪水上的桥边,野外的溪水清澈依旧,流淌得颇为湍急,
"海岸轻寒去却还":海边的轻微寒意刚刚退去,却又悄然归来。
"为郡天涯亦潇洒":在天涯之地担任郡守,生活也能自在洒脱,
"莫嗟流落鬓毛斑":不必为漂泊流落、鬓发斑白而叹息。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世称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嘉祐进士,曾经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世将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他的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其诗风古朴典雅,清新自然,较多使用赋的表现手法,比兴略少,也有一些诗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品有《边将》《唐论》《李白诗集后序》《墨池记》《秋日感事示介甫》等。著有《元丰类稿》。
1. 分段赏析
首联“经年闻说凤池山,蜡屐方偷半日闲”,开篇交代了游览凤池山的缘由。“经年闻说”表明凤池山的名声早已听闻,足见其吸引力;“蜡屐”这一物件,暗示出游览的准备与兴致,“偷半日闲”则点出此次游览是从忙碌中挤出时间,既透露出对凤池山的向往,又带着难得的轻松。这一联以平实的叙述,为后续的游览情景做了铺垫,字里行间藏着对即将到来的游览的期待。颔联“笑语客随朱阁上,醉醒身在白云间”,描绘了游览中的情景与感受。“笑语”写出同行者的欢悦,“朱阁上”点明游览的地点,动态的行进与具体的建筑相融合,展现出游览的热闹;“醉醒”既可能是饮酒后的状态,也暗含着沉浸于景致中的恍惚,“身在白云间”则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朱阁之高与云雾缭绕的环境,传递出如入仙境般的惬意,体现了游览的愉悦。颈联“溪桥野水清犹急,海岸轻寒去却还”,转向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溪桥野水”勾勒出山间水景,“清犹急”既写出溪水的清澈,又点出其湍急的状态,充满生机;“海岸轻寒”则将视野延伸至海边,“去却还”描绘出寒意时隐时现的特点,细腻地捕捉到环境的细微变化。这两句写景不事雕琢,通过对水的形态、寒的动态的刻画,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也让游览途中的景致更显丰富。尾联“为郡天涯亦潇洒,莫嗟流落鬓毛斑”,由景及情,抒发内心的感慨。“为郡天涯”点明自身的处境,却以“亦潇洒”回应,展现出豁达的心态;“莫嗟流落鬓毛斑”则是对自己的劝慰,不因漂泊与年华老去而叹息。这一联将游览的闲适与人生的境遇相联系,传递出乐观超脱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宋·曾巩《荔枝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曾巩《忆越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