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落寒汀":凄清的汀洲上,江波慢慢降落,
# 寒汀:秋天清寒冷落的小洲。汀水中的小块陆地。
"村渡向晚":山村的渡口已笼罩在暮色之中,
# 向晚:临晚,傍晚。
"遥看数点帆小":远远望去,只见几点帆影在水波间移动。
"乱叶翻鸦":秋风乍起,落叶纷纷,暮鸦翻飞,
# 乱叶翻鸦:零乱的落叶迎风飘舞形如翻飞的鸦群。
"惊风破雁":凛冽的疾风吹散了征雁的队形,
# 破雁:吹散大雁的行列。
"天角孤云缥缈":天边单独漂浮的云片随风飘扬。
# 孤云缥缈:原指单独漂浮的云片随风飘扬,这里比喻贫寒或者客居的人。
"官柳萧疏":为什么杨柳已经枯悴,
# 萧疏:稀疏,稀少。
"甚尚挂微微残照":更有斜阳映照其上,只微微留下一点残影?
# 甚:词中用以领句.相当于“正”。
"景物关情":眼前景物牵动心怀,
"川途换目":水路上入眼景色不断变换,
"顿来催老":忽然觉得自己变老了。
# 顿来:顿时。
"渐解狂朋欢意少":渐渐觉得自己和那些狂放的朋友们日益衰颓,绝少欢乐,
# 狂朋:狂放不羁的朋友。
"奈犹被思牵情绕":却无奈仍被相思之情所缠绕。
"座上琴心":当年的爱情,
"机中锦字":别后的情书,
"觉最萦怀抱":这些东西最能萦绕我的心。
"也知人悬望久":我知道,我的亲人也在长久地思念我,
# 悬望:盼望,挂念。
"蔷薇谢":蔷薇花谢的时候、
"归来一笑":我就回去和她团聚。
"欲梦高唐":想在梦中见到我的情人,
"未成眠、":但还没有睡着、
"霜空已晓":含霜的夜晚已经过去,天又亮了。
# 霜空:秋冬的晴空。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羁旅怀人词。全词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着笔,写景抒情,如游丝宛转,表达了词人羁旅中的孤寂相思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官柳萧疏,甚尚挂、微微残照”,词人描绘了寒汀波落、村渡向晚、帆小、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孤云缥缈、官柳萧疏、残照等一系列秋景,通过这些凄凉、冷落之景,传达出自身羁旅行役的孤寂愁苦以及迟暮之叹,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沉。触景生情:“景物关情,川途换目,顿来催老”。词人一路行来,所见寒汀、野渡、乱叶、昏鸦、孤云、断雁等秋景不断变换,这些凄凉萧瑟之景触动内心,引发了词人岁月易逝、人生迟暮的感慨,由眼前景自然生出心中情,将景物对情感的触发表现得自然真切。
3. 分段赏析
上片: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开篇“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词人如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以细腻笔触勾勒出秋日黄昏荒村野渡的画面。“波落寒汀”,从近景着笔,细致描绘出汀渚之上秋水退落的痕迹,一个“寒”字,不仅点出季节特征,更营造出清冷孤寂氛围。“遥看数点帆小”,将镜头拉远,由近及远,因是远望,所以“帆”以“数点”形容,寥寥数字,便将辽阔江面上孤帆远影的景象生动呈现,给人以悠远寂寥之感。继而“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词人仰视天空,视角转换间,画面更显丰富。“翻”字生动展现出突然而至的疾风,搅得枯叶纷纷翻飞、树上栖鸦惊飞乱窜的动态场景;“破”字则精准有力地描绘出雁阵被疾风冲散的瞬间,大雁的惊惶与秋风的凌厉跃然纸上。而“天角孤云缥缈”,那飘在天边的孤云,更添羁旅漂泊的孤寂之感,仿佛词人自身,在茫茫天地间无所依傍。作者继续描绘,两岸官柳萧疏,“甚尚挂、微微残照”,残阳斜挂在稀疏柳枝上,“尚挂”二字,将残阳似有若无、依依不肯离去的姿态刻画入微,与“向晚”呼应,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荒凉、冷落、黯淡与凄清。“景物关情,川途换目”,此句承上启下,总括前文所写的远近、上下、天地间的诸多景象,将这些物象有机融合,形成一个整体境界。众多景物触动词人情怀,一路行来,眼中景色不断变换,词人的心境也随之起伏。“顿来催老”,落叶、西风、孤云、断雁等景象,共同作用于词人,使其陡然生出迟暮之感,这种迟暮之愁自然引发下片怀人的情思,景与情在此处完美交融,过渡自然流畅。下片:词的下片紧承上片写景所引发的情感,展开抒情。“渐解狂朋欢意少,奈犹被、思牵情绕”,表面写“狂朋”欢意减少,实则暗指自己。词人漂泊异乡,仕途不顺,内心本就郁积着伤别怀人的愁绪。“思牵情绕”四字,直白地道出词人被情思缠绕、难以解脱的状态。“座上琴心,机中锦字,觉最萦怀抱”,词人连用典故,“座上琴心”化用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之事,暗示自己对过去恋人的思念;“机中锦字”借苏蕙织锦回文诗寄夫的故事,指代恋人寄来的书信。这两个典故的运用,使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将词人对恋人的牵挂眷恋展现得淋漓尽致。“也知人、悬望久,蔷薇谢,归来一笑”,词人笔锋一转,从自身思念转至设想对方的状态。他想象着恋人也在长久地盼望着自己归来,“悬望久”三字,饱含深情,写出恋人思念之深、等待之久。“蔷薇谢,归来一笑”,化用杜牧诗句,以蔷薇花谢为归期约定,一个“笑”字,生动描绘出彼此重逢时的喜悦,虽只是设想,却充满温馨与希望,给人以美好的憧憬。然而,“欲梦高唐,未成眠、霜空已晓”,词人因思念至极,渴望在梦中与恋人相会,却因思念太过深切,难以入眠,最终未能进入高唐之梦。“霜空已晓”,一夜未眠,清晨霜天的景象依旧是那令人怅惘的寒汀、村渡、疏柳、残阳等,与上片景物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因相思之情而统一,更增添了词的韵味与情感深度,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词人思念的执着与无奈,余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4. 作品点评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在抒情表意上独具匠心。其抒写离情,或直白明写,或含蓄暗转;叙述相思,时而着眼眼前实景,时而转入梦幻情境,从多维度、多层面着笔。在写作手法上,或细腻铺叙,或简洁勾勒,行文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正如清・陈世煜《云韶集》所评:描绘秋景尽显凄凉,仿佛能让人听闻哀伤的商音羽奏,语句极为悲惋。词中情感一波三折,将妙处展现得淋漓尽致。周邦彦词作大多以纡徐曲折取胜,在纡徐曲折间蕴含笔力与品骨,故而能独步千古。
# 评此词云:“写秋景凄凉,如闻商音羽奏。语极悲婉。一波三折,曲尽其妙,美成词大半皆以纡徐曲折制胜,妙于纡徐曲折中有笔力,有品骨,故能独步千古。“
光绪年间日记体形式诗话类抄本《陈世焜选评——杂诗偶采》
上一篇:宋·周邦彦《瑞鹤仙·高平》
下一篇:宋·周邦彦《风流子·新绿小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