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zhāi
shì

朝代:宋作者:许棐浏览量:3
guì
xiāng
chuī
guò
zhōng
qiū
liǎo
bàng
chóng
yáng
wèi
kěn
kāi
tóng
píng
jìn
zhuàn
dié
chuāng
lái

译文

八月桂花飘香中秋佳节过了,九月重阳临近菊花不肯绽开。几天来铜花瓶没有花枝好浸,诱骗饥饿的蝴蝶翩翩入窗来。

逐句剖析

"桂香吹过中秋了":八月桂花飘香中秋佳节过了,

# 桂香:桂花的香气。

"菊傍重阳未肯开":九月重阳临近菊花不肯绽开。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几日铜瓶无可浸":几天来铜花瓶没有花枝好浸,

# 浸:泡在水里,指在瓶中插花。,铜瓶:秋日所居之处。

"赚他饥蝶入窗来":诱骗饥饿的蝴蝶翩翩入窗来。

# 赚:诳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斋即事》是宋代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以秋日书斋为背景,将诗人的所见所感一一铺陈,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百无聊赖的心境,以及郁积于胸的愤懑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词人

许棐(?~1249),宋代词人。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籍贯海盐(今属浙江)。嘉熙中,隐居秦溪,构屋读书,屋子四周植梅,故屋子名曰“梅屋”。他仰慕白居易、苏轼的为人,在屋子里悬挂这两位先生的画像。家中虽然贫困,但酷爱读书,贮藏有几千卷书。其诗多写闲适之趣,较少反映社会现实,诗风质朴情真,平淡自然。其文多杂著、小品,不乏针砭时弊、愤世嫉俗之作。其亦能作词。著有《梅屋集》《献丑集》《梅屋诗馀》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描绘秋季生活场景的诗。描绘了中秋已过桂香仍在,而临近重阳菊花却还未开放,诗人的铜瓶几日来都无花可插,结果吸引了饥饿的蝴蝶飞进窗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闲适、有趣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秋日生活中这些细微场景的关注与享受。

2. 分段赏析

“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这两句诗开篇描绘秋景,将桂花、中秋、菊花、重阳等元素巧妙融合。“桂香吹过中秋了”,既点明时间的推移,让读者感受到中秋已过,时光匆匆,又通过“桂香”的消散,营造出一种美好易逝的氛围,令人心生怅惘。“菊傍重阳未肯开”则打破常规,重阳本是赏菊佳节,可此时菊花却迟迟不肯绽放,这种反常的现象增添了一份遗憾和清冷,让秋景更显独特韵味,也为全诗奠定了清寂的基调。从诗人心境角度来看,桂花代表着过去的美好时光或已有的成就,而菊花未开暗示着诗人期待的某种收获或成就尚未到来,反映出诗人在学问有所成却无所用的现实中的寂寞与悲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未来仍抱有期望。“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诗人视角从秋斋外的景色转向室内的生活细节。“几日铜瓶无可浸”,一个“无”字强调了生活的平淡与单调,铜瓶本是插放鲜花、增添生活色彩之物,如今却多日无花可插,这与诗人内心的寂寞相呼应,也象征着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无所适从。然而,“赚他饥蝶入窗来”一句使诗意发生转折。一个“赚”字将蝴蝶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蝴蝶飞进窗户这一意外事件的趣味感受。蝴蝶因被铜瓶残留的花香吸引而飞入,仿佛是被诗人“骗”进来的,这一细节充满了生活情趣。从诗人心境角度分析,这两句诗体现出诗人内心并不枯寂,他对生活依然充满渴望,对美有着敏锐的感知和追求。即使生活平淡如水,如铜瓶中只有清水,他也能从细微之处发现美好,以一种乐观、闲适的心境对待生活,将平凡的生活场景转化为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出诗人鲜活的精神和独特的生活情趣。

3. 作品点评

于禅悟的视角下,诗人深谙“万物与我为一”的妙理。他身处书斋,心神恰似清水盈满的铜瓶,澄澈明净,不被外物所扰,却又蕴含无限可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禅意,在他身上化为洒脱豪迈的处世之道。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静候“饥饿的蝴蝶”——那些心怀困惑、渴望指引的有缘众生。在与天地精神往来间,诗人早已发愿,要以自身的智慧与感悟,为众生拨开迷雾,度化迷途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邵雍《自况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范成大《浪淘沙·黯淡养花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