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òu
tíng
huā
·
·
chūn
shí
西
miàn

朝代:宋作者:许棐浏览量:3
chūn
shí
西
miàn
cuì
xiū
hóng
juàn
chuāng
lèi
yáo
xiāng
guǎn
cháng
jiān
duǎn
zhī
xīn
wéi
yǒu
diāo
liáng
yàn
lái
xiāng
bàn
dōng
fēng
guǎn
yuàn
luò
huā
chuī
biàn

译文

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懂得我心的只有这雕梁上的春燕,飞来飞去地与我相伴。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逐句剖析

"一春不识西湖面":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

# 一春不识西湖面:指整个春天自己都独居房中,未去欣赏西湖春景。

"翠羞红倦":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

# 翠羞红倦:湖面上叶密花谢,春意阑珊。

"雨窗和泪摇湘管":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

# 湘管:用湘竹做的毛笔。

"意长笺短":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

"知心惟有雕梁燕":懂得我心的只有这雕梁上的春燕,

"自来相伴":飞来飞去地与我相伴。

"东风不管琵琶怨":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

# 琵琶怨:汉代乌孙公主远嫁,很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一路弹琵琶,幽怨之声不断。

"落花吹遍":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是南宋词人许棐的一首闺怨词。上片写一位独守空闺的少妇因良人远行,一春未览西湖春景,无心赏景,只能在雨窗下含泪写信,意长笺短难诉衷肠。下片写唯有雕梁燕子相伴,她通晓音律,以琵琶诉哀怨,却叹东风无情吹落花。全词通过“西湖”“湘管”“梁燕”“落花”等意象,多方位展示抒情主人公内心世界。词中运用拟人、用典、借景抒情等手法,将少妇的寂寞、哀怨、对青春流逝的感慨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词人

许棐(?~1249),宋代词人。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籍贯海盐(今属浙江)。嘉熙中,隐居秦溪,构屋读书,屋子四周植梅,故屋子名曰“梅屋”。他仰慕白居易、苏轼的为人,在屋子里悬挂这两位先生的画像。家中虽然贫困,但酷爱读书,贮藏有几千卷书。其诗多写闲适之趣,较少反映社会现实,诗风质朴情真,平淡自然。其文多杂著、小品,不乏针砭时弊、愤世嫉俗之作。其亦能作词。著有《梅屋集》《献丑集》《梅屋诗馀》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写于暮春时节,作者以闺妇视角,因暮春景色触发相思之情,模拟独守空闺的少妇口吻,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词。介绍了独守空闺的少妇春日里因良人离家远行,无心游赏西湖春色,只能在雨窗下含泪写信倾诉情思,唯有雕梁燕子相伴,她以琵琶诉怨,感叹东风无情吹落春花。描绘了少妇孤寂、哀怨的生活场景,体现了她对远方良人的深切思念与对青春流逝的感慨,营造了凄清、伤感的氛围,表达了哀怨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拟人:“不识西湖面”把西子湖人格化,表现少妇无心赏景的心情。用典:“雨窗和泪摇湘管”巧用湘妃竹的典故,湘妃因大舜南巡不归而哭泣,泪洒竹成斑,“湘管”包含悲苦、垂泪之意,强化少妇的悲苦心境。借景抒情:“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借东风吹落花的景色,抒发少妇对时光流逝、青春凋零的哀怨。

3. 分段赏析

上片:“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以“春游阻隔”起笔,奠定愁绪基调。“一春不识”从时间维度写尽少妇整季未踏春的寂寥,“西湖面”将湖景人格化,仿佛西子含颦,暗合少妇无心赏景的疏离。“翠羞红倦”实为“羞翠倦红”的倒装,以绿叶红花的失色,喻指少妇因相思憔悴、羞见春色的情态:昔日花容可与草木争艳,如今却因良人远行而形容枯槁,连自然景物都成了心境的镜像,此为第一层愁绪——以景衬人,写尽春日无心。“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雨窗和泪”将天雨与人泪交融,营造凄迷氛围;“湘管”化用湘妃泣竹的典故,笔管上的斑痕如娥皇女英的泪痕,与少妇此刻的泪珠相叠,形成“天泪—湘妃泪—相思泪”三重悲情。“摇管”二字状写握笔时的颤抖,“意长笺短”则以具体的矛盾(情思绵长而纸幅有限),道尽相思难诉的无奈——此为第二层愁绪,借典故与细节,将内心煎熬外化为“雨中修书”的场景,笔墨含情。下片:“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下片以燕子为情感载体,转写内心独白。“雕梁燕”既是空闺中唯一的陪伴者,亦为少妇贞洁心性的反衬:梁间燕子双宿双飞,反衬她形单影只的孤寂;“惯见”二字暗含日日目睹燕侣亲昵的酸楚,“羞孤盼”则以“羞”字写尽自怜自伤——既羞于自己独处的凄凉,亦羡于燕子姻缘的圆满。此句妙在以燕喻人,燕子的“知心”实是少妇无人可诉的无奈,将寂寞情怀寄托于禽鸟,此为第三层愁绪,借物我对照,写尽独居的孤高与坚守。“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结句以燕子衔泥的细节收束,暗含时光流转的怅惘。“衔泥”呼应上片“湘管”的书写动作,一为筑巢之实,一为传情之虚,皆为“执念”的具象化;“去年情”点明相思之久,杏花梁下春色如旧,而人事已非,以景物不变反衬心境沧桑。词人以燕子的“记性”写少妇的情深,将缱绻情思融入暮春图景,语尽而意未绝,使闺怨之情在“物是人非”的对照中更显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写照非画物比,盖写形不难,写心唯难也。

宋陈郁《藏一话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行海《林间》

下一篇:宋·杨万里《观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