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jiāng
nán
·
·
jiāng
nán
yuè

朝代:宋作者:王琪浏览量:3
jiāng
nán
yuè
qīng
mǎn
西
lóu
yún
yè​​
kāi
shí
bīng
jiàn
làng
huā
shēn
chù
chén
gōu
yuán
quē
shí
xiū
xīng
hàn
jiǒng
fēng
xīn
qiū
dān
guì
zhī
yáo
luò
hèn
é
yīng
xìn
bié
chóu
tiān
shàng
gòng
yōu
yōu

译文

江南的明月呀,秋夜澄澈,皓月当空,银辉漫洒西楼。云隙透月,圆魄如冰镜破云而出,浪涌江心,残钩似玉玦沉落水底。月圆月缺何时才能停止啊!银河迢迢,转眼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月宫丹桂四季常青不凋零,广寒宫中嫦娥独守孤寂,定是尝尽离别之苦。人间离散的恋人与天上孤独的嫦娥,都在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难圆而黯然神伤。

逐句剖析

"江南月":江南的明月呀,

"清夜满西楼":秋夜澄澈,皓月当空,银辉漫洒西楼。

# 满:洒满。

"云叶开时冰吐鉴":云隙透月,圆魄如冰镜破云而出,

# 冰吐鉴:即吐冰鉴。鉴,镜子。,叶:一作落。云散开。

"浪花深处玉沉钩":浪涌江心,残钩似玉玦沉落水底。

# 玉:即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月圆月缺何时才能停止啊!

# 几时休:何时才能停止。

"星汉迥":银河迢迢,

# 迥:远。,星汉:指银河。

"风露入新秋":转眼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

# 风露:金风玉露。

"丹桂不知摇落恨":月宫丹桂四季常青不凋零,

"素娥应信别离愁":广寒宫中嫦娥独守孤寂,定是尝尽离别之苦。

# 素娥:嫦娥。

"天上共悠悠":人间离散的恋人与天上孤独的嫦娥,都在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难圆而黯然神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江南·江南月》是北宋词人王琪创作的词作。这首咏月词以中秋月夜为吟咏对象,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描绘月相变化与神话意象,抒发了对人世聚散无常的思考。全词围绕“江南月”展开双重咏叹:既刻画月升云散、浪卷玉钩的动态美景,又以月圆缺隐喻人间离合。上片写自然之月,下片转写神话之月,最终在“天上共悠悠”中达成天人合一的意境,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全词写景生动,体物精微,意境悠远,含蓄蕴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文学家

王琪(?~?),宋代文学家。字君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进士及第,曾任江都主簿。天圣三年试学士院,授馆阁校勘。后官至刑部员外郎、知制诰责授信州团练副使,以礼部侍郎致仕。性孤介,不与时合,政尚简净。其诗时有奇句,词为豪放一派。代表作品有《无弦琴》《绝句二首》。著有《漫园小稿》。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望江南·江南月》是北宋词人王琪任钱塘县令时所作,属其《全宋词》收录的十首《望江南》组词之一。该组词以“江南”二字领起全篇,每首第三字点题(如“柳”“酒”“月”),此作以“江南月”为题,严格遵循双调五十四字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望江南·江南月》是北宋王琪创作的一首咏月词,属于双调五十四字体。作品以江南月夜为描写对象,通过“冰吐鉴”“玉沉钩”等动词化的意象组合,生动展现了月亮圆缺变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对月相变化的精细刻画,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观之美,更被词人升华为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全词巧妙运用自然规律(月的圆缺循环)与人间情感(聚散离合)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聚散愁”的人生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云叶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云隙间冰轮乍现,浪涌处弯月沉落,月光从圆满到残缺的循环,暗合《周易》“月盈则亏”的哲学观,隐喻人世的聚散分别。反衬:“丹桂不知摇落恨”以丹桂的自然凋零反衬人类的离愁别恨。吴刚伐桂的永恒劳作与“丹桂不知”的漠然形成对比,暗含草木无情人有情。词人借此揭示:月宫的循环往复恰是人间聚散无常的反衬,强化“圆缺休”的悲叹。象征:以“冰鉴”喻圆月清冷高洁,暗含人间圆满难驻;“玉钩”状缺月孤悬,象征情缘易逝。月相更迭间,既写自然规律,又以冰玉之质隐喻永恒与残缺的对照。感慨时光流失。

3. 分段赏析

《望江南·江南月》上阕开篇“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以白描笔法勾勒出明朗秋夜月光遍洒西楼的静谧图景,月光之皎洁可鉴与清旷辽远皆蕴于句中。“云落开时冰吐楼,浪花深处玉沉钩”二句精妙绝伦,前句写月圆,“冰吐楼”以“吐”字活化冰清玉洁之月华似从云隙间喷薄而出;后句写月缺,“玉沉钩”以“沉”字描摹新月如玉钩沉入浪花深处。以动词“吐”“沉”点化传统意象“冰楼”“玉钩”,不仅突破词序定式赋予诗句感情,更将静态月色写得生动。“圆缺几时休”既收束前文月相变幻之象,又自然引出岁月循环、聚散无常的人生之思,成为贯通天地、连接物我的情感纽带,诚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般发人深省。下阕“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以星河邈远衬人间新秋之清寒,寥廓苍茫的天地图景中暗藏岁月流转的消息。“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对仗工巧,深得比兴之妙。引段成式《酉阳杂俎》“树创随合”典故,谓月中丹桂虽遭砍伐却永不凋零,恰似无情之物对人间别恨浑然不觉;而独居广寒的嫦娥却日日忍受离群索居之痛,以丹桂之“无恨”反衬素娥之“有愁”,倍增人间情思之沉重。结句“天上共悠悠”以“共”字总揽天地,天上明月亘古长存却难解离愁,人间聚散匆匆更添怅惘。

4. 作品点评

《望江南·江南月》以咏物为骨,写景精微,借月相圆缺喻人事聚散,以嫦娥离愁写人间悲欢。上片“冰吐鉴”“玉沉钩”活化月态,下片“素娥别恨”贯通天地,结句“共悠悠”收束于永恒怅惘。全词28字凝炼天人哲思,清丽含蓄中见深致,余韵绵长耐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连文凤《吠犬》

下一篇:宋·柴元彪《沤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