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只是忆天台":我的心只是思念着天台,
"欲去无从首重回":想要离开却没有办法只能频频回首。
"若得此时追五柳":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追随陶渊明,
"绝胜他日面三槐":绝对胜过将来面对三槐。
"年年白发催人老":每年白发催促人老去,
"夜夜青山入梦来":每夜青山进入梦中来。
"纵有万钟非我事":即使有万钟俸禄也不是我追求的事,
"何如且覆掌中杯":不如姑且举起手中的酒杯。
# 何如且覆掌中杯:原校:一作惭愧邦人言过矣,衰翁百念久如灰。
宋代词人
吴芾(1104~1183),宋代词人。字明可,号湖山居士,谥康肃,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绍兴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其文风豪健峻整,早年笔力雄健,晚年诗风趋于平淡,闲适清旷。著有《湖山集》10卷、《宋史本传》。
1. 分段赏析
首联“我心只是忆天台,欲去无从首重回”,开篇点明诗人的心境,直接抒发了对天台的思念之情。“只是”强调了思念的专注,“欲去无从”则表现出诗人想要离开却又没有办法的无奈,“首重回”生动地描绘出诗人频频回首的情景,将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颔联“若得此时追五柳,绝胜他日面三槐”,通过“追五柳”与“面三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五柳”指陶渊明,象征着归隐、闲适的生活;“三槐”在古代常与官职相关,象征着功名利禄。诗人认为此时追随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胜过将来面对与功名利禄相关的“三槐”,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轻视。颈联“年年白发催人老,夜夜青山入梦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年年白发催人老”写出了时光易逝、岁月催人老的无奈;“夜夜青山入梦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天台有青山)的思念之情,青山常常出现在梦中,可见诗人思乡之切。尾联“纵有万钟非我事,何如且覆掌中杯”,是诗人的感慨与选择。“万钟”指丰厚的俸禄,诗人认为即使有丰厚的俸禄也不是自己所追求的,“何如且覆掌中杯”则表明诗人宁愿举起手中的酒杯,享受当下的闲适生活,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归隐的心境。
上一篇:宋·曾几《寓居吴兴》
下一篇:宋·杨公远《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