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不生涧底":幸运的是没有生长在水潭的底部,
"杰出苍苍崖":高高地挺立在那青黑色的陡峭山崖之上。
"岁寒只孤秀":在寒冷的时节里,只有它独自展现出秀丽挺拔的姿态,
"万木非吾侪":众多的树木都不能和它属于同一类。
宋代词人
吴芾(1104~1183),宋代词人。字明可,号湖山居士,谥康肃,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绍兴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其文风豪健峻整,早年笔力雄健,晚年诗风趋于平淡,闲适清旷。著有《湖山集》10卷、《宋史本传》。
1. 分段赏析
“幸不生涧底”一句点明松树的生长环境,以“幸不”二字奠定庆幸基调,强调松树避开了暗无天日的渊底。这看似简单的陈述,实则暗含对松树命运的关注,为其后续的非凡形象作铺垫,引发读者对松树生存境遇的好奇与思考。“杰出苍苍崖”是对松树所处位置的进一步描绘。“杰出”一词生动展现出松树高高挺立、鹤立鸡群的姿态,“苍苍崖”则勾勒出陡峭青黑的山崖背景,二者结合,将松树置于险峻却又充满气势的环境之中。松树与苍崖相互映衬,既凸显出松树的挺拔不凡,又赋予画面以雄浑壮阔之感,让读者仿佛能看到松树独立于陡峭山崖之上的英姿。“岁寒只孤秀”聚焦于时间维度,描绘了寒冬时节的景象。“岁寒”点明恶劣的气候条件,在万物凋零、一片肃杀之时,“只孤秀”突出了松树的独特。一个“只”字,强调了唯有松树在严寒中保持秀丽挺拔,与周围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坚韧不拔、傲立霜雪的品质,也暗含了对这种品质的赞美。“万木非吾侪”则是对松树的高度评价。诗人以松树的口吻,直言其他众多树木都无法与自己相提并论。这并非松树的孤傲自负,而是通过对比,更加强化了松树的独特与卓越。它不仅在外形上挺拔出众,在精神气质上也远超群木,表达了诗人对松树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特质的由衷赞叹,同时也借松树传递出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
上一篇:宋·王安石《送陈靖中舍归武陵》
下一篇:宋·朱淑真《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