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chén
jìng
zhōng
shè
guī
líng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zhī
jūn
shàng
líng
shuǐ
dōng
liú
rén
西
dào
táo
huā
yīng
xiè
xiǎng
jūn
yīng
wèi
huā

译文

知道你想要去武陵溪,江水自顾自向东流,你却要向西行。等你到达的时候,桃花应该已经凋谢了,想来你应该不会被花朵迷惑。

逐句剖析

"知君欲上武陵溪":知道你想要去武陵溪,

# 欲:将要。

"水自东流人自西":江水自顾自向东流,你却要向西行。

"到日桃花应已谢":等你到达的时候,桃花应该已经凋谢了,

"想君应不为花迷":想来你应该不会被花朵迷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陈靖中舍归武陵》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送别友人为主题,通过对比与意象隐喻,表达对友人归乡的关切与对其独立品格的期许。首句点明友人目的地“武陵溪”,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故,赋予归隐超脱之意;次句以水流与行人的反向对比,暗喻人生聚散无常,平淡中见怅惘。后两句想象友人抵达时桃花凋谢之景,表面写花期已过,实则双关:既劝友人不为浮名虚利所惑,亦赞其归乡乃秉持本心。全诗语言含蓄隽永,借景传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系王安石于北宋都城开封为好友陈靖中舍赴武陵所作,时为1059年。武陵在宋代属荆湖北路,以桃花源传说闻名,“武陵溪”常被文人用以象征隐逸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友人逆水而行的情景,点明友人即将前往的地点,表达对其行程的关注,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对其人格的信任与赞赏。

2. 写作手法

对比:“水自东流人自西”​​中“水东流”象征时间流逝与自然规律不可逆,而“人自西”则凸显友人陈靖逆流西行,背离常态。东西反向的对比,既描绘离别场景,又暗含人生聚散如流水般无常的喟叹。

3. 分段赏析

“知君欲上武陵溪”开篇点题,以“君”指代友人,“武陵溪”呈现地理景物,体现出诗人对友人行踪的了解,奠定了诚挚的送别基调,透露出深厚友情。“水自东流人自西”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界“水自东流”的现象与“人自西”的旅程方向对照,突出旅途的孤独,语言简洁明快,增强离别的氛围感。“到日桃花应已谢”借“桃花”这一春天景物展开想象,“应已谢”表达诗人的推测,借桃花源的典故暗示理想美景的消逝,巧妙体现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思想中蕴含对友人体察入微的关心。“想君应不为花迷”以“想”字引出对友人的信任,“花迷”指外物的诱惑,强调友人的人格魅力不为俗物动摇,升华主题思想,歌颂友情的坚定与高尚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秋思寄子由》

下一篇:宋·吴芾《咏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