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uì
táo
yuán
·
·
chūn
jǐng

朝代:宋作者:严仁浏览量:3
pāi
chūn
shuǐ
zhàn
chuí
yáng
shuǐ
liú
huā
piàn
xiāng
nòng
huā
zǎn
liǔ
xiǎo
yuān
yāng
shuāng
suí
shuāng
lián
bàn
juǎn
xīn
zhuāng
chūn
shān
shì
liǔ
huáng
lán
kàn
chù
bèi
xié
yáng
fēng
liú
àn
duàn
cháng

译文

拍岸春水蘸着轻柔垂杨,流水中花片飘香。追啄花片争叼柳丝小鸳鸯,它们相亲相爱一双跟随着一双。小楼上珠帘半卷,露出佳人的新妆,薄薄的春衫是柳黄。她转身倚靠栏杆背着斜阳,为那风流情事暗自伤心断肠。

逐句剖析

"拍堤春水蘸垂杨":拍岸春水蘸着轻柔垂杨,

# 蘸:以物浸入水中,这里是形容垂杨轻拂水面。

"水流花片香":流水中花片飘香。

"弄花噆柳小鸳鸯":追啄花片争叼柳丝小鸳鸯,

# 噆:衔,叼。

"一双随一双":它们相亲相爱一双跟随着一双。

"帘半卷":小楼上珠帘半卷,

"露新妆":露出佳人的新妆,

"春衫是柳黄":薄薄的春衫是柳黄。

# 柳黄:春柳嫩条,因柳芽初生为嫩黄色。

"倚阑看处背斜阳":她转身倚靠栏杆背着斜阳,

# 阑:同“栏”。

"风流暗断肠":为那风流情事暗自伤心断肠。

#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风流:风情,风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醉桃源·春景》是南宋词人严仁创作的一首词。上片之中,词人以生花妙笔绘景状物,细腻勾勒出一幅鸳鸯成双成对、在碧波潋滟、落英缤纷的湖面悠然嬉戏的灵动画卷,尽显春日生机。下片则别出心裁,未直接铺陈人物活动,而是从侧面巧妙落墨,借景与氛围的烘托,含蓄抒发楼上佳人面对春光易逝的感伤情思。整首词笔触轻盈灵动,意境清幽新颖,读来宛如春风拂面,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审美愉悦与心灵慰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严仁(1176?~1206?),南宋词人。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严仁与严羽、严参并称邵武“三严”。其好古博雅,读书极多,其词作长于化用前人诗文,多半写闺思怨别、春情春景,极尽闺阁之趣。杨慎《词品》卷四称严仁“长于庆寿 、赠行,洒然脱俗”。其作品《醉桃源·春景》《水龙吟·题盱江伟观》等均为佳作。曾著《清江欸乃集》,今不传。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醉桃源·春景》是南宋词人严仁所作。这首词的创作具体时间已难以确切追溯。严仁与严羽、严参齐名,三人并称“邵武三严”,皆以精于小词创作而闻名于世。在这首《醉桃源》中,严仁以如诗如画般的笔触,将春日盛景与倚栏远眺的佳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词风清新明丽、高雅绮丽。从文艺思想层面推测,其创作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严羽《沧浪诗话》美学理念的浸润与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伤春怀人与闺情哀愁的词。词中精心勾勒出一幅淑女于春日赏景的生动画面,笔触细腻,画面繁而不乱、层次分明,所绘形象跃然纸上。然而,其意蕴并非浮于表面,而是深藏曲折情思,耐人寻味。

2. 写作手法

多感官描写:上片通过“拍堤春水”的听觉意象、“垂杨拂水”的视觉动态、“落花色彩”的视觉感知以及“幽香”的嗅觉体验,构建了多维度感官联动场景。化用:下片立意似从唐人王昌龄《闺怨》诗化用而来,借鉴前人诗歌的构思与意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熔裁衍化,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艺术效果。

3. 分段赏析

词之上片所营造的意境,在唐宋词坛中并非鲜见。譬如温庭筠《杨柳枝》中“一渠春水赤阑桥”的温婉,韦庄《菩萨蛮》里“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悠然,以及欧阳修《采桑子》中“绿水逶迤,芳草长堤”的清丽,总有几分相似韵味。然而,细品此词,方觉其独到之处。它绘景有声有色,抒情有情有味,将画境之幽、诗意之雅、音响之妙熔铸一炉,在美学意境上攀登至高妙之境。开篇“拍堤春水”四字,便仿佛让人听见春风拂过,湖水轻吻堤岸的细语;堤上杨柳低垂,拂水而动,虽无声响,却似有千言万语,细腻入微。再观水中,落花随波,色彩斑斓,幽香袭人,种种感官享受交织,令人沉醉。词人并未就此停笔,而是继续挥洒笔墨,添上一对对鸳鸯。它们在湖面自由嬉戏,时而戏弄花瓣,时而轻啄柳梢,一个“噆”字,虽显冷僻,却用得精妙绝伦,生动展现了鸳鸯动作的迅捷与灵巧。鸳鸯的加入,使得整个画面瞬间生动起来,完整而富有生机,充满了动态之美。词之下片,笔锋一转,转而抒情。镜头聚焦于小楼之上,珠帘轻卷,一位佳人淡妆初现,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件柳黄色的春衫。“春衫是柳黄”,与上片的“垂杨”遥相呼应,人的装扮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接着,词人捕捉到佳人的一幅剪影:她背对斜阳,凭栏远眺。至于她的容颜与神情,词人并未直接描绘,而是通过侧面烘托,展现其风神与情韵。直至最后“风流暗断肠”一句,才以词人的主观感受,轻轻点染出佳人心中那一抹淡淡的哀愁。下片的立意,似乎借鉴了唐人王昌龄《闺怨》诗的意境。王诗云:“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严羽曾言“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严仁此词,似乎深得此中三昧。下片与王诗颇为神似,前几句自然流畅,后几句则一个转折,流露出轻微的哀怨,却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浑然天成。

4. 作品点评

整阕词作笔触轻盈灵动,所营造的意境别出心裁、新颖独特,读罢此词,仿若春风拂面,能给予人精神层面的愉悦享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词的下片在艺术处理上,巧妙把握了藏与露的微妙关系。词人仅将人物最具标志性的柳黄春衫与凭栏远眺的身影展露于读者眼前,而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却如深藏于雾霭中的幽潭,隐匿不露。这般处理,恰似为读者留下了一片广袤的艺术想象天地,让人得以在其中尽情徜徉、反复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宋严仁词《醉桃源》云:“拍堤春水蘸垂柳,水流花片香。弄花嗜柳小鸳鸯,一双随一双。”描写芳春景物,极娟妍鲜翠之致,微特如画而已。政恐刺绣妙手,未必能到。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镇《江神子·思君梦里说邯郸》

下一篇:宋·无名氏《满庭芳·瑞霭非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