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檐淅淅褪新青":风檐下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新生的青色在风雨中渐渐褪去,
"书展残灯翳复明":展开书卷,昏暗的残灯忽明忽暗,光影摇曳后又重新明亮起来。
"读罢离骚还独坐":读完《离骚》后依旧独自坐着,
"此时此夜若为情":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夜晚,该是怎样的心境呢。
宋代词人
吴儆(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他与兄长吴俯一同讲学授徒,时人合称二人为“江东二吴”。吴儆于1157年(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初任鄞县尉。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他出任安仁县知县。1174年(淳熙元年),任某州通判。1178年(淳熙五年),升任知州,同时兼任广南西路安抚都监。后来,因要奉养年迈双亲,他请求担任奉祠一类的闲职。1180年(淳熙七年),吴儆被起用为泰州知州,不久后又再次请求奉祠。1183年(淳熙十年),吴儆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谥号“文肃”。张栻评价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1. 分段赏析
“风檐淅淅褪新青,书展残灯翳复明”这两句通过描写僧舍外的风雨和新青褪去的景象,以及室内的残灯和摇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风檐淅淅”从听觉上给人以凄凉之感,“褪新青”则从视觉上表现出一种衰败的迹象。“书展残灯”点明诗人在室内阅读的情景,“翳复明”生动地描绘出灯光的摇曳不定,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读罢离骚还独坐,此时此夜若为情”后两句点明诗人读完《离骚》后独自静坐,以反问结尾,深刻地表达出诗人此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读罢离骚”表明诗人对屈原的认同和共鸣,《离骚》作为一首充满忧愤之情的诗篇,诗人读完后自然会引发内心的感慨。“还独坐”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此时此夜若为情”,以反问的方式直接抒发了诗人在这种情境下的复杂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沉与惆怅。
上一篇:宋·陈师道《清平乐·秋光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