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禁火空斋冷":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
# 空斋:空荡的书斋。
"江上流莺独坐听":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 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把酒看花想诸弟":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
# 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 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寒食节为背景,从环境写起,言“雨中”“禁火”“空斋”,极力渲染孤寂凄冷的氛围,思亲之情已隐含其中。接下来写“听莺”“把酒”“看花”等活动,虽是赏心乐事,但思亲之情始终无法排遣,以乐景写哀情。末句写家乡杜陵芳草萋萋,以景结情,含蓄隽永。整首诗句句相承、暗中勾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展现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2. 写作手法
烘托:首两句中,“雨中禁火空斋冷”通过描述雨天的寒食节和禁火的官署,烘托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而“江上流莺独坐听”中,流莺的歌声虽然为环境增添了一丝生机,但反而更衬托出环境的幽寂和诗人的孤独感。情景交融:首两句中,诗人通过描述“雨中禁火空斋冷”和“江上流莺独坐听”的情景,将自己的孤独感与冷清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诗人的孤独感与环境中的冷清和幽寂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3. 分段赏析
首两句:“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诗的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空斋”指诗人放衙后的官署,显得格外冷清。寒食节本是祭扫的日子,但遇上雨天,加上禁火,官署中自然毫无热闹可言。诗人特别强调“独坐”,进一步突出了孤独之感。此时,江上流莺的歌声虽为这冷清的环境增添了一丝生机,但反而更衬托出环境的幽寂。诗人通过“流莺”的声音,暗示了声音的出处不定,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这种冷清的氛围,自然引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末两句:“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诗的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进一步深化了思亲的主题。诗人将眼前“雨中禁火空斋冷”的实景与京师“杜陵寒食草青青”的想象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眼前的寒食节是冷清的,而京师的寒食节则是生机盎然的。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兄弟们在杜陵聚会,享受着春光,而自己却只能独自在异乡度过这个节日。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也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
4. 作品点评
《寒食寄京师诸弟》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凄清幽远。诗人以寒食禁火、雨中空斋等细节,细腻勾勒出孤寂氛围,再借听莺、把酒等举动,以乐景衬哀情,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这首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结尾“遥怜”一句,以景结情,余味悠长,将思亲之情与故园之思巧妙融合,令人回味无穷。
# (1)此等绝句岂王昌龄辈办?于鳞论诗浅略如此。(2)字字是情是景。
宋末元初刘辰翁《韦孟全集》
# 风人之绝响。
明谢榛《四溟诗话》引孔文谷
# 寄兴闲远,绝句尤有风。
明高棅《批点唐诗正声》
# 比右丞似高一格。
清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
# 此诗情味不减“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也。王诗粘,韦诗脱,各极其致。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上一篇:唐·骆宾王《帝京篇》
下一篇:唐·成彦雄《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