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朝代:唐作者:韦应物浏览量:1
jīn
zhāo
jiǔ
chóu
chàng
zài
líng
tián
shè
shí
míng
nián
jiǔ
zhī
chù
shì
nàn
huán
jiā
wèi
yǒu

译文

今天我端着酒杯,又一次陷入了惆怅之中,不由想起从前在杜陵田间农舍生活的时光。明年的重阳节,真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地方,因为世间有灾难,回到家中还没有确定的日期。

逐句剖析

"今朝把酒复惆怅":今天我端着酒杯,又一次陷入了惆怅之中,

"忆在杜陵田舍时":不由想起从前在杜陵田间农舍生活的时光。

"明年九日知何处":明年的重阳节,真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地方,

"世难还家未有期":因为世间有灾难,回到家中还没有确定的日期。

# 世难:指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日》是中唐韦应物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以重阳节为背景,道尽战乱带来的漂泊之苦与归乡无望的悲戚。诗作以“今朝把酒复惆怅”与“忆在杜陵田舍时”形成鲜明今昔对照,往昔田园生活的回忆,与当下流离失所的境遇形成时空错位,深切流露对故园的眷恋。而“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两句,更是直点安史之乱引发的社会动荡,语言质朴却饱含沉郁的意蕴。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与身处乱世的无奈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重阳宴饮诗。描绘了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背景下,诗人把酒抒怀时的所见所感与心绪流转,以及对往昔杜陵田舍安稳田园生活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深切眷恋之情,以及身为游子的思乡之愁,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身处乱世、归乡无望的沉郁无奈与怅惘心绪。

2. 写作手法

对比:“今朝把酒复惆怅”描绘的是当下的处境:诗人在重阳节饮酒,却满心惆怅,流露出战乱中漂泊无依的孤寂与迷茫。“忆在杜陵田舍时”则转入对往昔的回忆:曾经在杜陵田舍过着安稳的田园生活,那是平静、温馨的过往。当下的漂泊惆怅与往昔的安稳平和形成强烈对照,通过这种时空的错位与境遇的反差,既强化了诗人对故园生活的追忆与眷恋,也更凸显出战乱带来的流离之苦和归乡无期的悲戚。直抒胸臆:“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此句直面安史之乱所引发的社会动荡与民生困顿,道尽战乱背景下人们对未来的迷茫与归乡无期的怅惘。

3. 分段赏析

“今朝把酒复惆怅”,开篇以“把酒”点明宴饮场景,“惆怅”直接抒发内心的伤感。一个“复”字,暗示这种愁绪并非偶然,而是长久萦绕心头,既为当下处境忧愁,也为后文的回忆与感慨埋下伏笔,语言直白却饱含沉郁之情。“忆在杜陵田舍时”,由当下的惆怅转入对往昔的回忆。“杜陵田舍”勾勒出田园生活的画面,与此刻的漂泊形成对比,通过今昔对照,强化了对故乡和安稳生活的思念,隐含着对现实动荡的无奈。“明年九日知何处”,由回忆拉回对未来的迷茫。以问句形式,写出漂泊无定的处境,重阳节本是团聚之时,诗人却不知来年身在何方,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不安,将愁绪从个人扩展到对命运的感慨。“世难还家未有期”,点出愁绪的根源,“世难”。乱世之中,归家的希望渺茫,“未有期”三字道尽无奈与绝望,将思乡之情与对时局的忧虑交织,情感真挚而深沉,尽显游子在动荡时代的悲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佚名《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豫和》

下一篇:唐·白居易《题西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