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首云物变":初夏时节南园中,景物变迁,
# 云物:景物,景色。,夏首:初夏。
"雨余草木繁":雨后草木茂盛生长。
"池荷初帖水":池中荷叶初贴水面,
"林花已扫园":林间花朵已开满庭院。
# 扫园:指园林中的花落满地。
"萦丛蝶尚乱":花丛中蝴蝶飞舞纷乱,
# 萦丛:指夏蝶攀绕花丛。
"依阁鸟犹喧":楼阁边鸟儿啼鸣喧闹。
"对此残芳月":面对这残存芬芳的月色,
"忆在汉陵原":我思念起旧居的汉陵原。
# 汉陵原:指杜陵。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思乡诗。描绘了夏初雨后南园的景色,通过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等景物描写,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借眼前的南园景致,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深切思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渲染:“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描写蝶群萦绕花丛的纷乱与鸟雀依阁的喧闹,进一步渲染夏日的“变”“繁”,给画面增加几分生机。
3. 分段赏析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两句总写初夏物候特征。首句以“云物变”点明时节更迭,次句“草木繁”紧扣夏季生机勃发之景,通过“变”“繁”二字构建时序流转的总体框架,为后文具体景物描写奠定基调。“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二句聚焦微观景物变化。前句“初帖水”精准捕捉新荷初展、平贴水面的动态,后句“已扫园”以拟人化笔法表现春花凋零、园圃洁净的景象,通过“初”“已”时序副词强化夏初特有的物候对比。“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两句以动态描写反衬静谧心境。蝶群萦绕花丛的纷乱与鸟雀依阁的喧闹,既延续“繁”字意象,又通过“乱”“喧”二字注入夏日活力,形成动景与静思的张力结构。“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收束全篇情感脉络。前句“残芳月”呼应前文凋零意象,后句“忆”字直抒胸臆,以长安附近的汉陵原代指故园,在夏夜芳残的特定时空场景中,完成由自然物候观察到乡愁萌发的诗意转换。
上一篇:唐·杜甫《舟中》
下一篇:唐·王绩《戏题卜铺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