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鉴止水":少年时对着静止的水面照影,
"自喜颜色好":我曾欢喜自己的容貌如此美好。
"如今对明镜":如今面对明亮的镜子,
"但觉增老丑":却只觉岁月增添了衰老与丑态。
"老丑将奈何":衰老丑陋又能怎么办,
"行当就枯朽":终将走向生命的枯朽。
"古来圣与达":自古以来圣贤与通达之人,
"阅世谁长久":历经世事又有谁能长久。
# 世:一作“纪”。
"仙药不可求":长生仙药无从求得,
"红颜复何有":青春容颜又怎会永留。
"嵇阮真可人":嵇康、阮籍实在令人倾慕,
"沉冥一杯酒":他们沉溺于杯中之酒,以醉意消解人生烦忧。
南宋文学家
姜特立(1125~1202?),南宋文学家。字邦杰,号梅山老人,处州丽水(今属浙江)人。以荫补承信郎,孝宗时任福建兵马副都监。光宗即位,迁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拜庆远军节度使,因招权纳贿为时人诟病。姜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自然流露,不事雕琢,韩元吉、陆游、杨万里均称赏之。其词今存二十首,多咏怀酬送之作,风格婉丽。著有《梅山词》《梅山续稿》。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少年鉴止水,自喜颜色好。如今对明镜,但觉增老丑”以“少年”与“如今”的鲜明对比开篇。“鉴止水”写少年时以平静的水面为镜,那时只觉自己容貌美好,满是欣喜;“对明镜”则转到当下,面对清晰的镜子,只看到岁月留下的衰老与丑态。“自喜”与“但觉”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将时光无情、容颜易老的变化直观呈现,读来令人唏嘘。中间四句“老丑将奈何,行当就枯朽。古来圣与达,阅世谁长久”由个人衰老延伸至对生命规律的普遍思考。“老丑将奈何”一句直抒无奈,面对衰老,又能如何?“行当就枯朽”更添沉重,暗示生命终将走向终结。接着以“古来圣与达”为例,指出即便圣贤、通达之人,历经世事变迁,也无人能长久留存。这一转折将个人的“老丑”上升到人类共同的命运层面,深化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后四句“仙药不可求,红颜复何有。嵇阮真可人,沉冥一杯酒”进一步探讨应对生命无常的方式。“仙药不可求”否定了通过外物(如长生药)挽留青春的可能,“红颜复何有”则以反问强化“红颜易老”的现实。最后笔锋一转,提到嵇康、阮籍这两位魏晋名士,“沉冥一杯酒”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们或许看透了生命的短暂,选择以饮酒放达的态度与现实和解。这种对古人生活方式的认同,既暗含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也透露出几分无奈中的洒脱。
上一篇:宋·黄庚《对镜》
下一篇:宋·方岳《农谣(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