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ì
yàn
cūn

朝代:宋作者:石介浏览量:3
suì
yàn
yǒu
liáng
bēi
pán
wèi
cháng
tiān
hán
jiǔ
jiǎo
luò
chūn
jìn
huò
tóu
xiāng
cài
qīng
réng
duǎn
chá
nèn
huáng
zhōng
shēn
zhēn
xiàn
gāo
liáng

译文

到年终还有余粮,酒杯菜盘中气香味美,耐人品嚼。冷天斟上几杯淡酒,过节再增加点肉香。冬天过后菜苗苗开始发绿了,阳春将至茶苞苞也露出鹅黄。这自然风光隐括着人生正理,可必蝇营狗苟苦恋着富贵之乡。

逐句剖析

"岁晏有余粮":到年终还有余粮,

# 岁晏:年终。

"杯盘气味长":酒杯菜盘中气香味美,耐人品嚼。

# 长:美好。,杯盘:酒杯菜盘。这里指酒菜。

"天寒酒脚落":冷天斟上几杯淡酒,

# 酒脚落:指酒喝得多,壶快尽了。

"春近臛头香":过节再增加点肉香。

# 臛头:即“藿头”,指菜头(一说指肉羹上面起的一层皮)。臛,石本作藿。

"菜色青仍短":冬天过后菜苗苗开始发绿了,

"茶芽嫩复黄":阳春将至茶苞苞也露出鹅黄。

"此中得深趣":这自然风光隐括着人生正理,

"真不羡膏梁":可必蝇营狗苟苦恋着富贵之乡。

# 膏梁:精美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岁晏村居》是北宋诗人石介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描绘了农村丰收之后的欢乐景象。颔联中,诗人写道:虽说天气寒冷,但有酒可驱寒;同时,脑海中还浮现出藿头的美味可口。颈联则聚焦于“菜”和“茶”等植物,它们冲破寒冷的地面,迎接春天的到来。尾联表明,诗人不会因为自己平民的身份,就去羡慕那些过着奢华生活的人。整首诗由眼前景引发情思,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近处与远处的景致都仿佛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学者、文学家,“泰山学派”创始人之一

石介(1005~1045),北宋学者、文学家。字守道,一字公操,因曾隐居徂徕山,世称徂徕先生,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人。天圣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等职,官至太子中允。石介是“泰山学派”创始人之一,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其力倡古文运动,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其诗与文的风格相类,不事雕琢。代表作品有《原道》《怪说》。著有《徂徕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创作于北宋仁宗宝元元年至庆历二年之间(1038-1042),创作背景为作者在家乡兖州奉符徂徕山长春岭下构建徂徕书院、聚众讲学之际。作者藉由这首作品抒发对乡村居住生活的深切体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乡村幽居生活的诗。本诗由自己眼前景引发情思,表达出表达对自己村居生活的感受。

2. 分段赏析

首联以“岁晏有余粮”开篇即点明题意,描绘出农家丰年仓廪实的典型意象。“杯盘气味长”不仅展现物质丰裕的生活场景,更以空间意象拓展了时间维度——酒香氤氲的杯盏与珍馐满盘的宴席,暗示着节庆时令的绵延意蕴。颔联承上启下,以节令变化为线索展开时空对话。“天寒”续接岁晏的时序特征,通过“春近”的时空转换形成张力结构。诗人在严寒中以酒御寒,在岁末时预感春意萌动,构成物候与心境的双重对照。“酒脚落”的具象描写凸显液态物质的丰盈感,与“臛头香”的嗅觉通感形成通感递进,使温饱之乐从具象升华为审美体验,完成了对首联宴饮场景的具体延伸。颈联转写户外观照视角,“菜色青仍短,茶芽嫩复黄”捕捉早春物候特征。诗人以植物生长的微妙状态隐喻生命张力:青色未绽的菜苗与嫩黄待展的茶芽,既展现严冬桎梏下的生命抗争,又暗示春意萌发的蓬勃希望。这种物我交融的书写,既是对首联丰收景象的自然延续,亦为尾联哲思铺垫了观察视角。尾联实现情感升华,“得深趣”的价值判断蕴含双重维度。表层语义指向对农家丰年物质满足的认同,深层则体现儒家安贫乐道的精神旨趣。“真不羡膏粱”的否定句式,既表明对奢靡生活的超然态度,亦暗含对“箪食瓢饮”生存哲学的继承。这种双重否定结构有效平衡了物质满足与精神追求的辩证关系,使全诗在欢欣氛围中保持理性思考,实现了感性体验与哲理升华的完美统一。

3. 作品点评

该诗创作呈现出自然浑成的艺术特色,以白描手法勾勒眼前景致,通过意象的铺陈形成虚实相生的美学效果。诗中既有物象的色泽触感描绘,又暗含生机流转的律动,以平淡笔触传递出深邃意蕴。文本细读可见陶渊明冲和淡远的田园诗风与韦应物简远冲澹诗境的潜在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诗朴实自然,真切具体,核心在知足常乐,富有生活气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宁业高《中国历代农业诗歌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呈万庵十章·参同》

下一篇:宋·吴浚《一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