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家在海之南":我这个修道之人居住在海的南边,
"来访庐山老万庵":前来拜访庐山的万庵道长。
"露柱灯笼同请举":露柱和灯笼一同被邀请举出,
"僧堂佛殿总和南":僧堂和佛殿都与“南”相关联。
"山河大地自群动":山河大地自然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蠢动含灵共一龛":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都同属一道,
"齑瓮里鱼淹未死":就像咸菜缸里的鱼还没有死去,
"此香炷向活瞿昙":这炷香敬献给觉悟的佛陀。
南宋道士,“南宗五组”之一
白玉蟾(1194~1229?),南宋道士。本姓葛,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白叟,号海琼子,世称紫清先生,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白玉蟾为全真道“南宗五祖”之一,心通三教,学贯九流,于佛老秘典及人间所未见之书,无不贯通。能诗文,尤以词名世。清陈廷焯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主要作品有《酹江月·武昌怀古》。著有《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罗浮山志》《玉蟾先生诗余》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直接点明诗人的身份为“道人”,居住在海的南边,前来拜访庐山的万庵道长。这种表述简洁明了,既介绍了自身的背景,又明确了拜访这一行为,为全诗奠定了拜访交流、探讨修行的基调,让读者了解到诗人与万庵道长之间存在的修行方面的交流情境。颔联“露柱灯笼同请举,僧堂佛殿总和南”,运用了独特的意象组合。“露柱”和“灯笼”通常是寺庙中常见的物品,“同请举”赋予它们一种被关注、被邀请的意味,象征着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值得被关注。“僧堂”和“佛殿”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场所,“总和南”中的“南”具有特定的禅意指向,比如南方在佛教文化中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或者代表着佛法的某种传承方向,此联营造出浓厚的禅意氛围,引发读者对佛教义理和世间万物关系的思考。颈联“山河大地自群动,蠢动含灵共一龛”,将视野从具体的寺庙意象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山河大地”代表着自然界的一切,“自群动”说明它们自然地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体现了自然的规律和活力。“蠢动含灵”指的是世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共一龛”表示它们共同存在于一个空间,“龛”有容纳、庇护之意,此联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共生、共存的感悟,体现出一种包容和豁达的宇宙观,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禅意和对生命的思考。尾联“齑瓮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运用了形象的比喻。“齑瓮里鱼”被浸泡在咸菜缸里,处于一种看似困境的状态,但“淹未死”说明它仍有生机,这象征着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会遇到困境,但依然保持着对修行和佛法的希望。“此香炷向活瞿昙”,“香炷”是供奉佛祖的物品,“活瞿昙”代指鲜活的如来佛祖,诗人将香炷向佛祖供奉,体现了他对佛法的尊崇和对修行救赎的追求,同时也暗示着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心怀对佛法的敬畏和希望,通过修行获得解脱和新生。
上一篇:宋·曹组《点绛唇·云透斜阳》
下一篇:宋·石介《岁晏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