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迥别":山川景象截然不同。
"赤城自古雄东越":赤城山自古以来就在东越地区展现出雄伟气象。
"钟英储秀簪绅列":汇聚英才、积聚贤德,士大夫们排列其中。
"何事黄扉":可为何在朝廷要职之中,
"殊未相黄发":还没有重用那些头发已白的贤德老者呢。
"如今衮职那容缺":如今朝廷的重要职位可不能出现空缺。
"人心恰与天时合":人心所向恰好与上天的意旨相契合。
"看看孚号彤庭发":不久之后,朝廷颁布的政令就会从朝堂发出。
"初破天荒":这初次打破从未有过的局面之事,
"留与后来说":将会留传下去,成为后人谈论的话题。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周必大(1126~1204),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子充,一字洪道(一作弘道),自号平园老叟、省斋居士等,谥文忠,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历官权给事中、中书舍人,言事不避权贵。任枢密使,创诸军点试法,整肃军政。光宗即位,拜少保、益国公,然周必大与右丞相留正不合,受谏官何澹弹劾,以观文殿学士出判潭州。周必大工文词,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交谊颇深,多赠答之作。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白居易而溯源杜甫,不乏清新淡雅之作。其文则典雅可读,其中《二老堂诗话》论历代诗作,多有精到之论。著有《玉堂类稿》《玉堂杂记》《平园集》《省斋集》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山川迥别”,作为开篇,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了不同地域山川风貌的差异,为整首词奠定了由地理景象展开的基调。这四字看似平实,却能引发读者对不同地域特色的联想,自然引出下文对特定山川的描写。“赤城自古雄东越”,着眼于赤城山,“自古”一词赋予其悠久的历史感,“雄”字则直接点出它在东越地区的雄伟气势。这里通过对赤城山的刻画,展现出特定山川的独特风貌,让读者感受到其在地域中的重要地位。“钟英储秀簪绅列”,将山川与人文相联系。“钟英储秀”写出赤城山汇聚天地精华、孕育优秀人才的特点,“簪绅列”则表明这些人才在士大夫群体中崭露头角。此句运用联想的手法,由山川的灵秀过渡到人才的涌现,暗含对这片土地育人之功的赞美。“何事黄扉,殊未相黄发”,以反问的形式表达情感。“黄扉”代指朝廷要职,“黄发”代指年老贤德之人,问句中流露出对贤德老者未被朝廷重用的疑惑与惋惜,情感真挚,让对人才的关注从“已涌现”延伸到“未被用”,深化了对人才问题的思考。下片“如今衮职那容缺”,转入对当下朝廷状况的议论。“衮职”指朝廷重要职位,“那容缺”以肯定的语气强调这些职位不可空缺,体现出对朝廷人才任用的重视,承接上片对人才的关注,将视角从“过往未用”转向“当下需求”。“人心恰与天时合”,将人事与自然规律相联系。“人心”指人们对贤才任用的期盼,“天时”可理解为适宜的时机,二者相合,暗示贤才得到任用的条件已经具备,为下文的积极展望做了铺垫,语言中充满对未来的期许。“看看孚号彤庭发”,描绘出即将到来的情景。“看看”一词带有期待的意味,“孚号彤庭发”指朝廷即将发布征召贤才的号令,画面感虽未直接言说却已暗含其中,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即将发生的积极变化,充满希望。“初破天荒,留与后来说”,以对未来的设想作结。“初破天荒”写出打破以往未有局面的开创性,“留与后来说”则预示着这件事将成为佳话流传后世。这里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既表达了对贤才得以任用的美好期盼,又赋予这件事长远的意义。
上一篇:宋·项安世《晚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