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ǎng
dān

朝代:宋作者:谢枋得浏览量:3
lán
pèi
róng
cháng
xiāng
hán
shān
zhōng
dǐng
chéng
dān
chūn
shēn
guì
huā
xiào
zūn
qián
zuì
yǎn
kàn

译文

身着兰花饰品和芙蓉花做的衣裳,气质清冷如仙,隐居山中,不知何时才能炼成金丹。春意正浓时,这些象征富贵的花朵开得如此繁盛,我在酒席前微笑着,带着醉意欣赏它们。

逐句剖析

"兰佩蓉裳骨相寒":身着兰花饰品和芙蓉花做的衣裳,气质清冷如仙,

"山中何日鼎成丹":隐居山中,不知何时才能炼成金丹。

"春深富贵花如此":春意正浓时,这些象征富贵的花朵开得如此繁盛,

"一笑尊前醉眼看":我在酒席前微笑着,带着醉意欣赏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赏牡丹(其一)》是宋代诗人谢枋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既有对牡丹高雅气质的欣赏,又有对世俗富贵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这首诗以牡丹为描写对象,通过对牡丹高雅气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富贵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其内心的豁达与超脱。全诗风格清冷孤傲,又略带豁达,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末元初文学家

谢枋得(1226~1289),宋末元初文学家。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曾担任六部侍郎,他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曾因出题指摘贾似道而被罢斥,后率兵抗元,城陷流亡,屡拒元朝征召,终被拘至大都绝食而死。其诗以忠义见称,慷慨激烈,或沉痛苍凉。其文推尊欧、苏,对宋末文风颇表不满,指出“文体卑陋极矣”,于是以振兴斯文自任。代表作品有《文章轨范》《初到建宁赋诗一首》《武夷山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兰佩蓉裳骨相寒”诗人以“兰佩蓉裳”形容牡丹,赋予其高雅、清丽的气质,仿佛牡丹佩戴着兰草,身着荷花般的衣裳,显得格外清幽高洁。“骨相寒”则进一步描绘出牡丹虽外表华丽,但骨子里却透着一种清冷、孤傲之感,这种气质与世俗的富贵之气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牡丹的与众不同,也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山中何日鼎成丹”此句通过“山中”“鼎成丹”等意象,引入了道家炼丹的意象,暗示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何日”二字透露出一种期盼与无奈,诗人仿佛在问,何时才能在山中炼成金丹,摆脱尘世的束缚。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也从侧面衬托出牡丹的高洁气质,仿佛它与诗人一样,有着超凡脱俗的追求。“春深富贵花如此”诗人回到现实,指出牡丹作为“富贵花”,在春深之时开得如此美丽,这是对牡丹外在美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牡丹所代表的富贵之气在春天的浓郁氛围中更加突出。“如此”二字既表达了对牡丹之美的赞叹,又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引出了诗人对世俗富贵的独特感悟。“一笑尊前醉眼看”诗人带着醉意,在酒尊前欣赏牡丹,不禁一笑。这一笑中包含了对牡丹之美的欣赏,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对世俗富贵的豁达态度。诗人似乎在说,面对这富贵之花,不必过于执着于它的象征意义,只需在醉眼中欣赏它的美丽,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这种豁达的态度既体现了诗人对世俗富贵的淡然,也彰显了他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齿发》

下一篇:宋·张耒《摇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