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ng
yuè
·
·
shí
nián
zhù
shì

朝代:宋作者:蔡京浏览量:3
shí
nián
zhù
shì
qiān
wài
jiā
jīn
liú
luò
xiàng
tiān
mèng
dào
yáo
chí
què
xià
diàn
殿
huí
mìng
xiàng
tóng
tíng
xuān
zhǐ
yīn
tān
liàn
róng
huá
biàn
便
yǒu
jīn
shì

译文

八十一年的人生漂泊,四千里外的异乡飘零。如今流落天涯海角,梦中却回到瑶台仙境。金銮殿上五次拜相,皇宫之中多次宣麻。只因贪恋荣华富贵,才落得如今的下场。

逐句剖析

"八十一年住世":八十一年的人生漂泊,

# 住世:一作“往事”。,八十一年:指的是虚岁八十一。

"四千里外无家":四千里外的异乡飘零。

# 无家:有家归不得的意思。,四千里外:指家乡遥远。

"如今流落向天涯":如今流落天涯海角,

"梦到瑶池阙下":梦中却回到瑶台仙境。

# 瑶池阙下:借代帝都。瑶池:神话中西王母住的地方,后来泛指仙界。

"玉殿五回命相":金銮殿上五次拜相,

# 玉殿:与“彤庭”对举,皆指皇宫。

"彤庭几度宣麻":皇宫之中多次宣麻。

# 宣麻:唐宋时任免将相,用黄、白麻纸写诏书,在朝廷上宣告,叫做宣麻。,彤庭:指汉皇宫以朱漆饰中庭,后来泛指皇宫。

"止因贪此恋荣华":只因贪恋荣华富贵,

"便有如今事也":才落得如今的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江月·八十一年往事》是北宋权臣蔡京于靖康元年被流放至潭州途中所作的绝命词,收录于《全宋词》。这首词以凝练的笔触浓缩了蔡京跌宕起伏的一生:上阕以“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开篇,既点明暮年流放的凄凉境遇,又暗含对故土难归的悲怆;“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通过虚实对比,将现实中的漂泊与梦境中重返帝都的渴望交织,凸显权力崩塌后的心理落差。下阕以“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追忆五度拜相、权倾朝野的显赫,而结尾“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以直白自省收束,将个人悲剧归结为对荣华的执念,形成强烈的情感张力。全词运用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的手法,在仅八句的篇幅中完成对人生轨迹的回顾与批判,既展现蔡京作为“北宋六贼”之首的复杂历史形象,又透露出人性在权力漩涡中的挣扎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宰相、书法家

蔡京(1047~1126),北宋宰相、书法家。字元长,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熙宁三年进士,历起居郎、中书舍人,知开封府,先后4次任相,4次罢相。主政期间,在宋徽宗支持下,蔡京施行了一系列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但其财政措施过度消耗民力,激化了社会矛盾。北宋末年,金兵围攻开封,朝廷追究其祸国之罪,被太学生称为“六贼之首”。宋钦宗继位后,其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蔡京工书法,字势豪健,自成一格。《宫使贴》《节夫贴》等均为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怀词,介绍了北宋末年大奸臣蔡京被流放海南岛途中,于潭州所作的临终绝笔。词中既流露出被流放的凄凉处境,又炫耀了往昔五次拜相的荣耀,还深刻反省了自己因贪恋荣华富贵而落得如今下场的可悲结局。

2. 分段赏析

上阙:“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无家”​​,开篇以数字对比凸显人生沧桑与漂泊之痛。“八十一年”是虚岁年龄,暗含漫长岁月的浮沉;“四千里外”则强调故乡的遥远与归无定所的凄凉。此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概括,也暗含政治失势后的孤寂。​​“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流落天涯”直写贬谪途中的窘迫,而“瑶池阙下”以神话中的仙境反衬现实。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既流露对往昔权势的眷恋,又暗含对现实境遇的绝望。下阕:​​“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此联以具体数字铺陈蔡京五次拜相、多次受封的显赫仕途。“玉殿”“彤庭”代指北宋皇宫,“宣麻”是唐代以来任命宰相的仪式,极言其权倾朝野。此句既是对个人功业的炫耀,也为后文的自省埋下伏笔。“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结尾两句以直白语言点明悲剧根源——对权势荣华的贪恋。看似坦率自责,实则暗含复杂心态:既有对命运的无奈,也有对北宋末年政治生态的隐晦批判。此句将个人悲剧升华为时代缩影。

3. 作品点评

此词虽仅八句,却在短短篇幅中凝练了多重意蕴:既直面天涯流落的现实困顿,又暗藏对往昔权势的眷恋与自矜;既以"五回命相"的铺陈暗含功业炫耀,更以"贪此恋荣华"的直白剖白,将个人成败与时代洪流悄然勾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姚述尧《归国谣》

下一篇:宋·曾几《竹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