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守许多时价":我们相亲相守了那么长时光啊。
"谁信一筹一画":谁能料到最终竟毫无办法。
"相送到矾园":依依惜别送你到矾园,
"赢得泪珠如泻":到头来只赢得眼泪如同倾泻而下。
"挥洒":挥洒泪水。
"挥洒":挥洒泪水。
"将底江州司马":这堪比当年湿透青衫的江州司马白居易啊。
宋代词人
向滈(?~?),宋代词人。一作向镐,字丰之,号乐斋,开封(今属河南)人。他自幼能诗,曾跟随宋代诗人王庭珪学习交游。高宗绍兴年间,官萍乡县令。其词朴实自然,情感真挚,但内容不够丰富深刻。胡玉缙云:“其词虽未能与柳永、秦观抗衡,而清婉流丽,与晏殊、谢逸亦略相伯仲。”有《乐斋词》一卷,《全宋词》录存43首。
1.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厮守许多时价”直述两人曾长久相伴的过往,“厮守”二字亲切平实,道尽往日温情,“许多时价”强调时光的累积,为后文的离别蓄足情感铺垫。“谁信一筹不画”笔锋一转,用“谁信”引出意外——原以为能长相守,如今却连一丝挽回的办法(“一筹”)都寻不到,“不画”二字满是无力感,将期待落空的怅惘悄然托出。“相送到矾园”转向具体场景:两人一路相送,直至矾园,地点的明确让画面更真实可感;“赢得泪珠如泻”则以“泪珠如泻”的比喻,将离别的悲切推向高潮,“如泻”二字极写泪水之多之急,仿佛能看见送行人泪水止不住地流淌,画面感与感染力极强。词的下片仅六字,“挥洒。挥洒。”重复咏叹,进一步强化泪水不断、难抑难止的状态,比直接说“哭了很久”更显深情;结句“将底江州司马”则暗含深意——“江州司马”常让人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此处以“将底”(意为“哪堪”“怎比”)自比,将个人离别的伤怀与人生失意的感慨交织,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无名氏《沁园春·不喜轻裘》
下一篇:宋·杨万里《酒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