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如瑞雪压枝开":梅花如祥瑞的白雪一般,密密层层地压着枝头绽放,
# 瑞雪:应时的好雪。
"越岭吴溪免用栽":在越岭和吴溪等地自然生长,无需刻意栽种。
# 免用:即不用。,越岭吴溪:这里泛指江南地区。越、吴都是周代诸侯国国名。越:指今浙江一带。吴:指今长江下游一带。
"却是五侯家未识":然而那些权贵之家却不认识梅花,
# 未识:不认识。,五侯家:泛指权贵之家。,却是:但是。
"春风不放过江来":春风仿佛也不愿吹到他们那边去。
晚唐诗人
罗邺(825?~893?),唐代诗人。余杭(今浙江杭州余杭区)人。出身于盐铁小吏之家,累举进士不第。少时随父寓居池州,大中年间寓居长安。罗邺与罗隐、罗虬合称“三罗”,明代有人将其置于“三罗”之首。其擅长七言律诗,多感怀怨愤之作,写身世之感,颇有理趣。间用俚语入诗,晓畅明白。辑有《罗邺诗集》1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梅花在越岭、吴溪一带繁茂生长的景象,通过写江南梅花之盛与江北权贵不识梅,讽刺了权贵的浅薄无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感慨与不平。
2. 写作手法
比喻:“繁如瑞雪压枝开”一句运用了精妙的比喻手法。诗人将繁茂盛开的梅花比作纷纷扬扬的瑞雪,形象地展现出梅花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挂满枝头的景象。瑞雪本就给人洁白、纯净且盛大的感觉,此处用来比喻梅花,既写出了梅花数量之多,如同大雪压枝,将枝条都压弯,又体现出梅花色泽的洁白无瑕,犹如瑞雪一般晶莹。让读者仿若眼前就出现了一幅满树梅花似雪纷飞、沉甸甸挂满枝头的画面,生动地描绘出梅花盛开时的壮美与繁盛之态。
3. 分段赏析
首句:不算新颖,毕竟诸多咏梅诗常把梅花比作繁雪。次句:“越岭吴溪免用栽”却独出心裁,开辟新境,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的匠心独运。梅花身姿挺拔,气质洒脱。它不故作雍容娇贵之态,渴求人们特殊关照。凭借蓬勃生命力在自然中站稳脚跟,不依赖任何庇护与助力。这般梅花,本就该绽放在崇山峻岭、旷野溪边,不屑于去装点侯门大户、亭台楼阁,也无意博取王公贵族的夸赞。第三句,“却是五侯家未识”,民间随处可见的梅花,权贵之家却不认识,讽刺了权贵的孤陋寡闻与对美好事物的漠视。第四句,“春风不放进江来”,“春风”象征美好与生机,“不放进江来”暗示美好事物难以进入权贵之家,进一步强化对权贵的批判,也委婉表达诗人对不公社会现象的愤懑。
4. 作品点评
全诗含蓄委婉,旨意暗藏于言辞之外,引人深入思索,余韵悠长。
上一篇:唐·白居易《秋日》
下一篇:唐·温庭筠《题卢处士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