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送黄昏鸡报晓":钟声送走黄昏,雄鸡报晓清晨。
# 钟:钟声。
"昏晓相催":黄昏与清晨相互催促,
"世事何时了":世间的事什么时候才能了结。
"万恨千愁人自老":心中万种遗憾千般愁苦,人在其中自然衰老。
"春来依旧生芳草":春天到来,依旧长出芬芳的青草。
"忙处人多闲处少":忙碌的人多,闲适的人少。
"闲处光阴":闲适的光阴,
"几个人知道":又有几个人能真正懂得。
"独上高楼云渺渺":独自登上高楼,只见云雾渺茫。
# 渺渺:悠远貌。
"天涯一点青山小":望向天涯,一点青山显得渺小。
北宋书画家、诗文家
王诜(1037?~1104),北宋书画家、诗文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居开封(今属河南)。迎娶宋英宗之女蜀国公主,被授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之职。官至定州观察使,封开国公,谥荣安。王诜博学多才,常与苏轼等交往,工诗善文,尤精画艺。其师法李成山水,笔意清润挺秀,亦擅青绿重色,兼写墨竹,学文同。传世作品有《烟江叠嶂图》《渔村小雪图》《瀛山图》等。其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音调谐美,有词作《鹧鸪天·才子阴风度远关》《花心动·蜡梅》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感怀词。营造了时光流逝、人事纷扰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在闲愁中对人生的思索。
2. 分段赏析
上阕自宏观视角铺陈开来,勾勒时序更迭、世事沧桑之景,人生多舛,愁绪萦怀,易老之叹油然而生。“钟送黄昏鸡报晓”,以钟送走黄昏、鸡报告破晓,直观呈现时间的更替,暗示时光的周而复始,引发对时间流逝的关注。“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承接上句,“相催”生动体现昏晓交替的紧迫,进而感慨世间诸事在这时间催促下,仿佛永无尽头,流露出对世事纷扰的无奈。“万恨千愁人自老”点明人在无数的遗憾与愁苦中逐渐衰老,突出愁绪对人的消磨。“春来依旧生芳草”描绘春天到来,芳草依旧生长的自然景象,以草的生机盎然与人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强化时光无情的意味。词人以自然宇宙之浩渺无垠为衬,更显人生之渺小与短暂,满纸皆是深沉的人生喟叹。下阕笔锋一转,聚焦于个人孤寂之境。以世间忙碌之态反衬自身闲散之状,仕途失意,投闲置散,门庭清冷,知音难觅。终以独望苍穹作结,所思所念皆不可见,人海茫茫,天地辽阔,抚今追昔,唯余怆然之慨叹于心间。“忙处人多闲处少”直白地指出生活中人们大多处于忙碌状态,闲适时光稀少的现实。“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进一步感慨即便有闲适光阴,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懂得珍惜与体会其中滋味。“独上高楼云渺渺”描绘词人独自登上高楼,只见云雾渺茫的景象,营造出孤独、空旷的氛围。“天涯一点青山小”,远眺天涯,看到一点青山显得渺小,以开阔的远景收束,在宏大的天地间,更显人的渺小与孤独,也给人留下无尽的思索。
# 用口头话平平铺叙,自有一种闲雅,包括世态人情殆尽。
《新刻注释草堂诗徐评林》
上一篇:宋·苏轼《淮上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