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芙蓉妆":越女打扮得像出水芙蓉,
"浣纱清浅水":她天天浣纱在清浅的水中。
# 清浅:清澈不深。,浣纱:洗衣服。
"忽惊春心晓":忽然感觉春情萌动,
# 晓:一作晚。
"不敢思君子":却因为害羞不敢说明。
"君子纵我思":纵使君子懂得我的心思,
"宁来浣溪里":又怎会甘愿来这清贫的溪边与我相守。
中唐诗人
鲍溶(?~?),唐代诗人。字德源,自称“楚客”。早年北游太原,后游宣州、越州。元和进士,仕宦不显。一生漂泊四方,穷愁潦倒,终客死异乡。诗论家张为的《诗人主客图》尊其为“博解宏拔主”,将其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其诗多怀古感兴、道途旅思之作。代表作品有《怀仙二首》《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爱情题材的诗。描绘了芙蓉般美丽的越女在清水中浣纱时春心萌动,虽思念君子却不敢表露,想象着君子若知其心意,愿为她来到浣溪边的情景,展现少女含蓄羞涩的情思。
2. 分段赏析
“越女芙蓉妆,浣纱清浅水”两句描绘越女的外在形象。“芙蓉妆”将越女的妆容比作芙蓉,生动展现其容貌的娇美,如同芙蓉般清新脱俗;“浣纱清浅水”则点明她正在清澈的水中浣纱,“清浅水”既衬托出越女的清纯,也营造出纯净美好的画面氛围,为后文情感表达做铺垫。“忽惊春心晓,不敢思君子”两句刻画越女的内心活动。“忽惊春心晓”表明越女突然萌生出对爱情的向往,春心觉醒;“不敢思君子”则道出她的无奈,即便心中思念君子,却因当时的礼仪规范和社会限制,不得不压抑这份情感,体现出女性在爱情面前的羞涩与束缚。“君子纵我思,宁来浣溪里”两句进一步抒发越女的情感与期待。意思是即使君子知晓她的思念,若真心相爱,就应主动来到这浣溪边与她相见。既表达出越女对爱情的渴望,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女性在爱情里的被动地位,同时凸显出男性若追求爱情,需有突破常规的勇气与执着。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围绕女性美与爱情,细腻刻画越女对远方君子的思念。诗中情感真挚动人,既呈现出越女内心对爱情的向往,也通过“不敢思”等描写,揭露当时社会礼仪制度对女性情感表达的束缚。同时,借“君子宁来”展现男性追求爱情的主动与执着,是对唐代女性情感状态和社会地位的生动写照,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征。
上一篇:唐·戴叔伦《山行》
下一篇:唐·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