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jiāng
xiān
·
·
shàng
zèng
zhāng
jiàn
kāng

朝代:宋作者:苏庠浏览量:3
běn
shì
bái
pín
zhōu
pàn
zhèn
jiāng
chéng
guī
lái
yóu
chèn
ōu
méng
liǔ
yáo
xiǎo
shì
ruò
biàn
fāng
tīng
fēi
shāng
réng
duò
liǔ
biān
yuē
yīng
shēng
shuǐ
qiū
shú
zhèng
guān
qíng
zhǐ
chóu
xuān
shì
zhào
wèi
diào
chuán
qīng

译文

本来是白蘋洲边的闲散之人,却拿着虎符镇守江城。归来还能与鸥鸟相约为伴。柳丝在清晨的集市上摇曳,杜若遍布在芬芳的小洲上。不要吝惜美酒,尽情畅饮,甚至把头巾都弄掉了,柳边隐隐约约传来莺鸟的叫声。秋水寒凉,鲈鱼肥熟,正牵动着情思。只担心朝廷的宣召,不让钓船随意出行。

逐句剖析

"本是白蘋洲畔客":本来是白蘋洲边的闲散之人,

# 蘋:一作萍。

"虎符卧镇江城":却拿着虎符镇守江城。

"归来犹得趁鸥盟":归来还能与鸥鸟相约为伴。

# 归来:一作归虎。

"柳丝摇晓市":柳丝在清晨的集市上摇曳,

"杜若遍芳汀":杜若遍布在芬芳的小洲上。

"莫惜飞觞仍堕帻":不要吝惜美酒,尽情畅饮,甚至把头巾都弄掉了,

"柳边依约莺声":柳边隐隐约约传来莺鸟的叫声。

"水秋鲈熟正关情":秋水寒凉,鲈鱼肥熟,正牵动着情思。

"只愁宣室召":只担心朝廷的宣召,

"未许钓船轻":不让钓船随意出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临江仙·席上赠张建康》是南宋词人苏庠为友人张建康所作的一首词。上片以“本是白蘋洲畔客,虎符卧镇江城”开篇,既点明友人曾有执掌兵权的经历,又暗赞其卸任后仍能归隐江湖、与鸥鸟为伴的超然心境;“柳丝摇晓市,杜若遍芳汀”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晨光中柳枝轻拂街市、香草遍布水滨的江南春色,既烘托出宴饮欢聚的闲适氛围,又暗含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下片转入宴饮场景,“莫惜飞觞仍堕帻”以率性之举展现主客尽欢的率真性情,“柳边依约莺声”则借声景交融之笔强化悠然意趣;结句“只愁宣室召,未许钓船轻”化用汉代宣室召贤典故,以“愁”反衬对朝廷征召的疏离,直言甘守渔樵、不慕仕途的志趣,与全词隐逸主题相呼应。全词语言疏朗明快,通过自然意象与宴饮细节的铺陈,既传递出词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精神追求,也侧面映现南宋初年文人隐逸风尚的深层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苏庠(1065~1147),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养直,号后湖居士、眚翁等,祖籍泉州(今属福建)。少能诗,苏轼见其《清江曲》大为称赏,认为酷似李白,由此知名。尝应进士举,因犯名讳而被罢黜,遂无意仕进。徽宗大观四年,与徐俯、吕本中等在豫章结诗社唱和。绍兴三年,徐俯荐其贤,令赴朝,固辞。其词风格淡雅,多写隐逸情趣。其诗多咏山水隐逸之趣,但多不传,唯《清江曲》《平远堂》《惠安寺》诸诗为时人称颂。著有《后湖集》10卷,不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柳丝摇晓市,杜若遍芳汀”两句写柳枝飘摇在晨晓的街市,杜若长满芬芳小洲,借这些唯美欢快的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对张建康归来江城的喜悦之情。

2. 分段赏析

上阕以“本是白蘋洲畔客,虎符卧镇江城”开篇,通过身份对比凸显友人张建康从隐士到镇守江城的经历,暗含对其功成身退的赞赏;“归来犹得趁鸥盟”则借“鸥盟”意象呼应隐逸之志,暗示词人自身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柳丝摇晓市,杜若遍芳汀”,以晨光中摇曳的柳枝与遍生芳草的汀洲构成清新画面,既点明“席上”赠别的时空场景,又以自然物象的明丽柔化仕途与隐逸的矛盾,暗含对友人归隐的慰藉与期许。下阕“莫惜飞觞仍堕帻”以狂放醉态强化及时行乐之趣,“柳边依约莺声。水秋鲈熟正关情”两句,“柳边莺声”与“水秋鲈熟”则通过视听通感渲染闲适意境,而“只愁宣室召,未许钓船轻”陡转笔锋,以“愁”字反衬对朝廷征召的抗拒,末句“钓船轻”化用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典故,将隐逸之志推向高潮,全词在应酬语境中完成对友情的慰藉与自我精神的袒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黄庭坚《江城子·新来曾被眼奚搐》

下一篇:宋·刘兴祖《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