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横岫":长安东有起伏的骊山横亘,
# 骊山横岫:“骊山”二句:骊山峰峦横亘;渭河环流,一片秀丽。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秦始皇陵在其下。岫:山峰。
"渭河环秀":南有秀美的渭水环绕,
#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山河百二还如旧":这山川还是同过去一样险要雄奇。
# 山河百二还如旧:曾经秦国地势险峻,如今险要的山川形势依然未改。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险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后人遂以百二山河形容秦地势险要,二万兵力可抵诸侯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山河百二:喻地势非常险要。
"狐兔悲":而今只见狐兔悲鸣,
# 狐兔悲:“狐兔”二句:狐兔伤心,草木悲秋,都在哀叹长安的荒凉。
"草木秋":草木萧瑟凋零,
"秦宫隋苑徒遗臭":劳民伤财的秦宫隋苑已成废墟,
# 秦宫隋苑徒遗臭:秦始皇的离宫,隋炀帝的东都(洛阳)西苑,徒然遗下臭名。秦宫隋苑:秦始皇的离宫,隋炀帝的东都(洛阳)西苑。
"唐阙汉陵何处有":巍峨的唐宫汉陵而今又在何处?
"山":山,
"空自愁":空自忧愁,
"河":河水,
"空自流":空自奔流。
元代曲作家
赵善庆(?~?),元代曲作家。名孟庆,字文贤、文宝,祖籍饶州乐平(今江西)。赵善庆行迹虽无史料记载,然从其曲中可知,其曾游历长安、潭州、杭州、瓜州、湘阴等地。赵善庆所作散曲,今存小令二十九首。他的曲作内容多写行旅风景,也有咏史抒怀及述写艳情之作。其行旅写景之曲多写伤别思乡,怀古之曲多持消极无奈态度,而咏怀之曲可见怀才不遇之悲。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蓝田美玉”。所作杂剧有《孙武子教女兵》《唐太宗骊山七德舞》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散曲小令,也是一首怀古诗。描绘了骊山的山峦横卧、渭河环流的秀丽景色,指出山河险要依旧。但曾经辉煌的秦宫隋苑如今只剩恶名,唐阙汉陵也踪迹难寻,只剩狐兔在草木凋零的秋日里悲啼。营造出一种衰败、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繁华易逝的无奈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山河百二还如旧”与“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形成鲜明对比,山河依旧,而昔日的宫殿、陵墓等历史遗迹却已不复存在,突出了历史变迁的巨大,强化了兴衰之感。拟人:“山,空自愁;河,空自流”,赋予山和河以人的情感“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山和河面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将自然景观与历史兴衰紧密相连,深化主题。
3. 分段赏析
临潼东南的骊山横卧长安近郊,蜿蜒的渭水如银带环抱着这座古都。赵善庆以“横”“环”二字勾勒山水,既精准点明长安之地,更将这座千年古都的险峻地势与壮美风光尽数展现。此种开篇之法,恰似南宋姜夔在《扬州慢》中“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重拙起笔,皆以宏阔之景为铺垫,与后文的沧桑残破形成强烈反差。一句“山河百二还如旧”,化用秦国险固可凭二万兵力抵御百万诸侯的典故,道尽长安山河依旧却人事全非的怅惘,“还如旧”三字饱含顿挫,将作者复杂的怀古心绪凝聚其中。“狐兔悲,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所有”如奔涌潮水倾泻而出,昔日秦汉隋唐都城的繁华似锦,如今只剩狐兔奔走、草木凋零的荒芜。“狐兔悲,草木秋”的萧索之景,与长安山河的雄浑险要形成尖锐对照,往昔赫赫有名的秦皇汉武、隋文唐宗,连同他们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营建的宫阙陵寝,都在历史更迭中烟消云散。作者将秦隋并称“徒遗臭”,严厉斥责秦始皇、隋炀帝的穷奢极欲,对汉唐则稍显委婉,仅以“何所有”发问,在慨叹历史兴亡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统治者奢靡无度的愤懑,更暗含人生无常、世事虚幻的喟叹。收尾“山,空自愁;河,空自流”,作者将思绪从历史长河拉回现实。远眺骊山,仿佛山峦也在为往昔兴衰哀愁;近观渭水,好似河水亦为古今更迭叹息。这精妙的移情手法,让山水染上人的情思,却也暗示着历史无法逆转,山水也好,世人也罢,终究只能在怀古幽思中徒然怅惘。
4. 作品点评
此小令以山水之景开篇,又以山水之韵收尾,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起笔之处,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骊山、渭水的真实景致,为全曲奠定雄浑基调;收束之时,借景抒情,将怀古幽思与兴亡慨叹融入山水之间,使自然之景与深沉之情水乳交融。这般精巧的结构设计,不仅展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独运,更营造出深沉苍凉的艺术氛围,让读者在品味山水之美时,亦能感受到历史沧桑的厚重韵味。
# 起首“骊山横岫,渭河环秀”,点明长安周围的山川形势。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可那“山河百二还如旧”。接着笔锋一转,“狐兔悲,草木秋”,曾经烜赫一时的秦宫、隋苑、唐阙、汉陵,却不似骊山、渭河般千古不变,结局要么是“徒遗臭”、要么是“何处有”,均随着王朝的更迭而湮灭不闻。只剩下山,空自忧愁;河,兀自流淌。
现代江苏师范大学教授赵兴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全注新译精讲丛书·元曲三百首》
# 此曲怀古伤今,因古都的变迁生发出兴亡如梦、世事皆空的感喟。格调沉郁苍凉,感情激愤,先扬后抑,对比鲜明。结尾照应开头,移情入景,含蓄深幽。
现代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元曲:彩图版》
下一篇:元·赵显宏《昼夜乐·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