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依依惹暮烟":轻柔的柳枝依依摇曳,招惹起暮色中的烟霭,
"素魄娟娟当绣轩":皎洁的月亮娟秀明净,正照着雕花的绣楼轩窗。
# 娟娟:美好的样子。,素魄:月亮,洁白的月亮。
"妾身独自眠":我独自一人孤枕难眠,
"月圆人未圆":眼见月儿圆满,人却不能团圆。
"啼得花残声更悲":杜鹃啼叫,直叫得春花残败,啼声更添悲戚,
# 啼得花残:辛弃疾《贺新郎》,“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因为杜鹃啼声,如曰“不如归去。”又“此鸟鸣则芳菲歇。”故曰“啼得花残”,“叫得春归”。
"叫得春归郎未知":它呼唤着春光归去,可我的郎君却全然不知。
"杜鹃奴倩伊":杜鹃啊,我请你替我传句话,
"问郎何日归":问问我的郎君,究竟何日才能把家还?
元代散曲家
王元鼎(?~?),元代散曲家。一说玉元鼎,金陵(今江苏南京)人。至治、泰定年间,曾任翰林学士,与著名杂剧女伶顺时秀往还相善。其〔双调·折桂令〕《桃花马》一曲,立意新巧,用语明快。其套数〔商调·河西后庭花〕“走将来涎涎瞪瞪”一篇,或题《嘲妓》,或题《嘲妓华文秀》等,多用叠字及俚俗口语,尖新爽利,颇见豪辣本色,流传极广。《太和正音谱》将其列入“词林英杰”中。《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七首,套数两套。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构建暮春月夜的清冷意境—柳枝摇曳“惹”动暮烟,明月“当”轩映照,既是环境描写,亦暗含女子凭栏远眺的孤寂身影。“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以“月圆”与“人未圆”形成视觉与情感的双重对比,将自然物象的圆满与人物处境的残缺并置,凸显其独处的凄凉与对团圆的渴望。下片“啼得花残声更悲,叫得春归郎未知”借杜鹃啼血意象,以“花残”“春归”强化时光流逝的怅惘,杜鹃啼声既是自然声响,亦成为女子内心悲戚的外化,与“郎未知”的无奈形成呼应,勾勒出被时光与离别双重催迫的深闺形象。
上一篇:元·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下一篇:元·王哲《渔家傲·德修真年七十》